大約半個小時之後。
考評現場的工作人員來到陸雨所在的第三小組前,說道:“第三小組所有人準備進入泡茶室。”
陸雨隨著其它組員一起站起身,終於輪到他上場了。
前面兩個小組所用的時間並不相同。
第一組速度很快,只用了不到十分鐘便評出了前四名。
而第二組則整整用了二十多分鐘的時間!
陸雨知道第二小組中有“四大才子”中的卞良吉和邵陽。
雖然最後兩人雙雙出線直接晉級,但恐怕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名次之爭十分激烈。
……
思索之中,第三小組已經進入了泡茶室。
室內一共二十張茶桌,茶桌上都標有每個人的號碼。
陸雨找到了“0815”號茶桌,亦是同樣看到了自己第一輪拿去“觀茶”的茶葉和茶荷。
在考評的過程中,除非意外情況,是不允許更換茶葉的。
除此之外,茶桌上的茶具皆為玻璃茶具。
泡茶使用玻璃透明茶壺。
桌角有一隻大些的玻璃碗。
在現場監督人員的提醒下,陸雨等人拿出號碼貼紙貼在碗底和壺底。
顯然此碗是用來給評審們品茶和觀看茶湯所用。
待到所有人都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現場監督人員才沉聲宣佈:“考評開始!”
室內所有準茶人立即開始燒水準備。
待到水壺之中的水二沸之後,陸雨立即拿起水壺開始燙洗茶具。
隨後他並沒有急著投茶,而是將壺中的水倒入玻璃杯中開始折水降溫。
沖泡信陽毛尖的水溫宜在八十度左右。
憑藉手感經驗感覺水溫適宜後,陸雨將水注入茶壺,水滿七分。
然後他才拿起茶荷,將茶荷內的信陽毛尖緩緩投入壺中。
而就在做完這些之後,他卻忽然聽到旁邊一張茶桌上傳來一聲嗤笑。
此時茶已投罷,他索性抬眼看去。
卻看到附近兩桌的準茶人亦正訕笑著瞟向自己,繼而竊竊低語。
“一次投那麼多茶?看來這個陸雨的水平也不怎麼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