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二章 江上問名,門戶報喜

“好詩!好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拍掌聲起,贊譽聲來自江面的一艘大船。

涇江乃天下六大水系之一,波瀾壯闊,水路繁忙,多有船隻往來,很多時候,往往數艘船並列而行。

陳三郎和何維揚兩人乘坐的烏篷船屬於小船,不敢走江心,而是盡量靠岸邊走。

那艘大船吃水深,走的是中間,與烏篷船相距足有數丈遠,所使方向相反,看樣子是往南陽府去的。江面上又有風,這樣都能聽見陳三郎吟誦,可見此人耳力是何等靈敏,只怕不是普通人。

陳三郎心一凜,抬頭看去,見大船桅杆上掛一面旗幟,繡著一隻十分兇猛的虎頭,栩栩如生,虎頭之下,是一個大大的“元”字。瞧這副陣仗,便知非凡。

何維揚驚叫一聲,低聲道:“是虎威衛。”

當今朝政鬆弛,天下蠢蠢欲動,尤其各大州郡隱隱有割據分裂之意,作為封疆大吏,手握重權,無不把培植心腹力量當為首要。

虎威衛就是揚州刺史元文昌一手練出來的甲冑,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該兵衛只忠於刺史大人,不聽朝廷號召。

在揚州管轄各府城內,虎威衛之名赫赫,可謂家喻戶曉。

大船船頭站著一人,身形挺拔,不穿盔甲,青衫飛揚,聲音朗朗傳來:“吟詩者何人?”

“涇縣陳道遠。”

陳三郎高聲回答。

兩船交錯而過,漸去漸遠。

後面一艘烏篷船,鐘捕頭正賣力揮動漿杆,準備到一處略微偏僻的江面,就追上去下手,此刻忽然看見懸掛虎威衛旗幟的船上有人問陳三郎姓名,頗有賞識之意,不由吃一驚,手腕用力過度,咔嚓的竟把漿杆給折斷了。

其為捕頭,見多識廣,自然明白“虎威衛”三個字的莫大威能。那是敢於直闖衙門,斬殺七品縣令頭顱的恐怖兵甲。

那麼,虎威衛的人賞識陳三郎,又意味著什麼?

其人高居船首,眾人拱衛,肯定還是虎威衛中的大人物。

“難道是那位元家儒將?”

想到一個可能性,鐘捕頭只感到手腳冰冷:他甘願為黃縣令效勞不假,不惜枉法殺人不假,但當要面對的文弱秀才,卻可能會招惹神威衛時,就是另一回事了。

雖然對方只是問了問名字,並無具體落實之處,可鐘捕頭浸淫官場多年,深諳其中三味,知道越是上位者,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往往都有深意在,不會做多餘的事情。

問名字,就是一件非常講究的事情。

在涇縣,鐘捕頭跟隨縣尊大人曾接待過不少大人物,那些人就從不曾問過他姓甚名誰。

不問名字,就表示人家壓根子沒有興趣知道你是誰,譬如螻蟻,毫無存在感。

但現在,那虎威衛的首領問了陳三郎。

此謂訊號。

鐘捕頭如何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