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這才來了精神!
“好的!!”
陳心這才鬆了口氣,讓大家把護具和手套都戴好:“之後要用高科技了哦,大家既然今天要做,那咱們乾脆就一次性把流程給走好,也有多的時間來分析。”
這下球員們都有點興奮起來了,終於是要上主菜了嗎?也不知道是什麼神奇的裝置?
和那個奇奇怪怪的相機是一樣的東西嗎?
結果陳心拿來的是一種小小的,大概也就半片口香糖大小的東西來。
前園的大手一捏,那東西就顯得更加的迷你了~“這是什麼啊?”
“感應器,3d動作分析用的。”
一長串~前園覺得自己理解不了,也就不問詳細的了,只問:“怎麼弄啊??”
陳心乾脆就拿他給大家當做演示了:“手背上一個,手臂一個、身後、屁屁也放一個,然後球棒底下也安了感測器,放鬆打,不會掉的。”
前園是真的有點擔心這東西掉下來,也不知道貴不貴的呢?
拉了拉手套,站到了網裡面,深吸了口氣,覺得比正式比賽的時候還要緊張,也不知道這種小小的東西到底有什麼作用。
陳心已經開始喊了:“發球機準備。”
“呼!!”
“啪!!”
“乓!”
有打中的,有擦球皮的,也有揮空的,前園狠狠的掄了幾下球棒。
結果就聽外面哇了一聲,傳來了澤村嘰嘰喳喳的聲音:“這螢幕上面怎麼那麼多的線條,什麼意思啊?”
他看不懂來著。
“動力鏈。”
“藍色是代表手臂這塊的線,綠色的是軀幹,黃色是手,紅色是pp。”
陳心給大家解釋:“看這邊的數值,波動越小越麻煩,波動越大,所帶來的能量就越大。”
“從這邊能夠很清楚的看到你到底是哪方面需要改善,之前就說了,在想要打好之前,先學會揮棒很重要。怎麼樣要保持身體的穩定,怎麼樣讓身體的能量得到更好的釋放,基礎非常非常的重要,天賦當然也重要,但也離不開長期的訓練。”
“大家每天的自主訓練的時間那麼久,也在持續辛苦的回報,當然也知道苦練的意義。努力是不會騙人的沒錯,但走錯了方向也會很麻煩啊。”
“現在這些東西呢,是告訴我們哪個方向是正確的,哪些地方是需要修改的?以免大家花費無用的時間以及做無用功。”
“下一位下一位。”
球員們這會正是對這個東西感覺新鮮的時候,根本就不用人去一個一個的主動上去安上感測器就開始揮棒了。
畢竟單獨的資料具體什麼意思都不那麼的直觀,但是有隊友們做對比就比較容易理解一些了。
等所有人都輪流打擊了一遍之後,陳心才招呼大家都過來:“大家來看這邊,看這幾根線哈,波動越大的球員呢,擊球初速就越快。”
“這樣大家也大概能夠比較直觀的看出來誰的揮棒動作比較好、比較完整一些。”
大家都擠過來看,互相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