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去東邊的上房,找那管事的李嬤嬤。
李嬤嬤是自宮裡跟著段南唐一起出來的,一來這如意館中,便管著館裡大大小小的事情。
見夏清時進屋來,立馬換上了笑臉:“喲,良月姑娘,怎麼有功夫來我們提蘭院裡。”
夏清時也是一笑:“李嬤嬤,我來是想尋你借樣東西。”
李嬤嬤問道:“姑娘要借什麼?”
夏清時略一停頓,便道:“李嬤嬤可有三年前,錦茵閣失火後一段時間,如意館中新進人員的名目?”
“自然是有的。”李嬤嬤答到,“自如意館建成以來,除了摘星姑娘和你良月姑娘外,進館的每一個人,哪怕是充進汁香院裡的奴籍,皆是登了記的,記錄得清清楚楚。”
夏清時呼吸一滯,自己當初混入囚車,冒充奴籍沒有任何的登記也進入瞭如意館,既然自己可以,那麼旁人定然也可以。看來這名錄,還是有所疏漏的,只是希望自己想找的人在那上面。
李嬤嬤從桌前起身,踱步到一旁的木櫃前,櫃子拉開,最上面一層裡,列得整整齊齊的,一冊一冊全是進過如意館的人員名目。
李嬤嬤踮起腳,拿出了三年前的冊子,撣了撣掉落在封面上的塵土,走回桌前。
將冊子翻到了錦茵閣大火那日,轉過來遞給了夏清時:“喏,姑娘,從錦茵閣走水那日起,直到那年歲末,所有新進館中的人皆記錄在這本冊子上。”
夏清時接過了冊子,又道:“嬤嬤能否再幫我找找錦妃娘娘入館時的記錄?”
李嬤嬤神色一變:“良月姑娘有所不知,錦妃娘娘一如宮後,便命人將她的記錄一併清除幹淨了。”
“哦,這樣阿。”夏清時理解錦妃對於自己曾經奴籍舞伎身份的介意,“那可有與她同時進館其餘三人的記錄?”
“那是有的。”李嬤嬤回到,“老身記得清清楚楚,她們四人不過四年前入的館,入館不到半年名頭便響徹了京陵,一年後的中秋晚宴上錦妃娘娘便被皇上一眼看中,直到今日,唉,她們四個昔日情同姐妹,如今卻是生死相別,竟僅剩下錦妃娘娘一個人了。”
夏清時一時間也是悵惘,嘆惜片刻,便道:“那把她們三個的記錄也一併拿出來吧。”
見天色已過正午,時辰不多,夏清時趕緊搬來一把椅子,細致的檢視起來。
先將四年前入館的三個奇女子一一的看了下來,其中詳細的記錄著她們三個的本名,籍貫,家世等等資訊。
再然後便從錦茵閣失火那日,一頁一頁的尋過去……
“姑娘,你這究竟是在尋什麼?”李嬤嬤有些好奇,坐了半晌,見夏清時只是不停的翻看著冊子,忍不住問到。
夏清時唔了一聲,隨口答道:“找兇手。”
“兇手?”李嬤嬤吃了一驚,“兇手不是那畏罪自盡的老譚頭嗎?怎麼還有別的兇手?”
夏清時一笑:“若兇手是老譚頭,那今日這紫菱川姑娘又是誰殺的?”
“呵喲,這麼說來,是一個人幹的?”李嬤嬤按了按胸口。
夏清時點頭,不再聽李嬤嬤絮絮叨叨的長籲短嘆。
見天光越來越暗,心中有些著急。
翻到下一頁,眸光驀地一亮,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