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商隊遇險

“老三說的對,咱們這些孩子就是品德好。”楊大樹贊同管德寬的觀點。

“唉,再過十年八年的,我們都老了,商隊就指望他們了。”於二槐感慨道。

“這有什麼擔心的,這麼多年,這些孩子沒有白白的培養,他們仁義著呢。我擔心的是,出了卜奎城齊齊哈爾),再往前走就沒有像樣的城市了,而且人煙稀少,匪患眾多,我們要倍加小心吶!”楊大樹不無擔心的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大,你就放心吧,我們又不是頭一次來這裡,大家心裡有數,你就安心的喝酒吧。”於二槐和管德寬同時勸說道。

“說到喝酒,我看老卜奎城的北大倉酒真的挺夠勁兒的,下次路過這裡想著多帶回去一點,過年過節就有了拿得出手的東西了。”楊大樹一邊喝著酒,一邊囑咐兩個兄弟道。

楊大樹剛剛說完,一陣風颳過來,嗆得他一陣咳嗽,他生氣的說道“這個地方風怎麼這麼大,一直刮呀刮的,就沒有停歇的時候。”

於二槐說道“老大,你沒聽說當地有句俗話說嗎,卜奎一年刮兩次風,一次就刮半年吶!”

“是這樣。”管德寬喝口酒接著說道“據說,早年這個齊齊哈爾剛剛建立驛站的時候,原本是設在江西的,牌子都插好了,等兵丁開過來的時候,卻在江東找到了那塊牌子,這是大風颳過去的。所以,嫩江西那個地方叫齊齊哈,嫩江東的卜奎城就叫齊齊哈爾了。”

“這個地方的土地特別的肥沃,老輩兒人講,春天隨便往地裡插一顆楊柳枝,幾年之後就能成長為一顆大樹的。而且,這裡人煙稀少,地域遼闊,等將來老了,我就來這裡開一片地,安享晚年了。”於二槐嚮往的說道。

楊大樹接話道“這個我贊成,將來我們哥幾個就來這裡開荒種地,再養一大群孩子,也做一回地主老太爺,哈哈哈。”

暢快的一陣大笑之後,楊大樹發現老三管德寬沒有跟著他一起笑,而且還若有所思的皺著眉頭,他就不樂意的把臉一撂說道“怎麼了老三,難道你不贊成大哥的想法嗎?”

管德寬急忙解釋道“不是你說的那樣,大哥,我感覺到了異動,好像有危險正在向我們逼近,趕快示警告訴大家吧。”

楊大樹恨恨的說道“這是哪個不開眼的蟊賊,跑來打擾我們的酒興,告訴小子們趕快抄傢伙!”

楊大樹的話音剛落,一陣陣清晰可聞的馬蹄聲踏著積雪的凍土地,嘚嘚的彙集而來,對,是彙集而來的,因為他們已經在四面包圍了這個商隊,眼下正在逐步的壓縮包圍圈。遠遠的望去,奔馬踏起的積雪隨風飄舞,形成了一堵飄渺的青煙抑或是頗有質感的雪牆,從四面八方壓過來。

奔馬上的騎手,大聲呼喝著,一個個高舉著的馬刀,在日光的照耀下閃著寒光,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的朝商隊撲過來。好在商隊事先有了預警,又是應敵經驗豐富,佈置得當,才不至於混亂不堪。只見他們迅速有序的把貨車圈成一圈,車尾衝外,拉車的牲畜在圈裡,貨車與貨車之間用鐵鏈或者堅韌的牛皮繩相連,一百多輛木製的貨車緊緊相連為一體,形成了難以逾越和摧毀的活動屏障。

商隊的眾人持長槍和大刀的躲在貨車的後面,如果敵人催馬躍進,便會迎頭遭受槍挑刀剁,或者遭受圈內弓箭手箭雨的射殺。這是行走荒原大漠之中長年累月總結出來的應敵經驗,這些都是用鮮血以至於生命換來的寶貴的實戰經驗。道光年間,火器還不盛行,要破這種環環相扣的活動堡壘屏障,真是難上加難。

圍剿商隊的這夥馬匪大約有三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滿臉鬍鬚的俄羅斯老毛子,他們耀武揚威的揮舞著燧發槍還有前膛槍,咄咄逼人的注視著堡壘圈內的商隊人員。19世紀那個年代,這兩種槍已經是很先進的遠端武器了,射速和射擊精度都比早期的步槍有了諸多的進步。

當然,這兩種槍在當今世界來說,那就是垃圾,可是,在19世紀中葉之前,那是絕對的先進武器。燧發槍,是由16世紀中葉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鐘錶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它取掉了發條鋼輪,在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擊發。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現在看來,就這破玩意兒,他們一直足足裝備了200多年。

前膛槍就別提使用多麼的繁瑣笨拙了,射擊前,先把倒進槍管裡,然後用一根類似鐵絲一樣的鐵棍兒懟實了,再裝進去彈頭,最後,在附近點火引燃,把彈頭轟擊出去。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就是列裝了這種前膛槍。由於這種槍射速特別的慢,為了在戰場上形成戰鬥力,英軍發明了三段錦的射擊方式。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上經常看到的那樣,一群人擠在一起,最前排的趴在地上射擊,第二排的蹲在地上射擊,最後一排的站著射擊。

喜歡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請大家收藏:()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