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回 白兔戴冠十二

就在秦泰四處碰壁,快要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士兵來找秦泰。說一個軍營裡的參軍要見秦泰,秦泰只好跟著這個傳話計程車兵一起去了南|京城外的一所軍營。

當秦泰看見這個參軍的時候,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參軍竟然是自己認識的譚綸譚子理大人。譚綸字子理,是張居正的好友,和張居正一樣都是裕王殿下的侍讀。裕王作為將來要繼承皇帝的人,他身邊的人當然一個個都是能臣武將了。裕王的座師,也就是名義上的老師是次輔徐階。真正的講師是現任禮部國子監祭酒的高拱。其實真正教裕王學問的是兩個侍讀張居正和譚綸。高拱不過是裕王的先生,徐階更是隻兼了一個名義上的名分而已。裕王的所思所想其實只有張居正和譚綸最清楚,將來裕王登基之後,這兩個人絕對是新皇帝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秦泰在京城的時候,張居正就經常拉著秦泰在自己家吃飯。張居正出身富戶,從小錦衣玉食,身邊又沒有妻子在身邊,所以不免有點風流韻事。張居正的老婆在家代替張居正伺候公公婆婆,同時照顧張居正的幾個孩子。張居正在京城,一邊當著裕王的侍讀,一邊在刑部上班,其實平時也沒有時間留戀風花雪月。但是就這麼巧,一個“花魁”引起了張居正的興趣,不久之後這個“花魁”從良了,成為了張居正的如夫人。得到這個“花魁”娘子的照顧,再加上秦泰開的幾副中藥,張居正一下子年輕了不少。張居正就整天拉著秦泰在自己家喝酒聊天,竟然有一次喝醉了酒,要自己的小老婆給秦泰介紹一個夫人。

譚綸作為張居正的師兄弟,同是裕王的侍讀,所以他們倆的關系也不錯。秦泰在就在張居正的家裡認識了譚綸,譚綸也對這個小老弟秦泰很有興趣。譚綸和張居正都是天才,也都是從小就被大家眾所周知的“神童”。當他聽說張居正佩服秦泰的“博聞強記”之後,也早就想和秦泰比試一下。在張居正家裡,一場沒有殺氣的比試開始了。

應戰雙方是禮部國子監教授、裕王侍讀譚綸和刑部提刑司秦泰,主持人兼公證人就是刑部郎中、裕王侍讀張居正。比賽題目是張居正隨便從眾多書籍之中挑選出兩本,交給雙方,每人有一炷香的時間看書。時間一到之後,就要選手背出書中的原文。允許錯三次,幫助或者說求助一次。哪一方背出來的多,背的完整就算是贏家。

譚綸拿到的是一本《文心雕龍》,秦泰拿到的卻是《搜神記》。兩本書都是比較冷門的書籍,《文心雕龍》譚綸曾經看過一次,但是從來沒有用心去完整看過。《搜神記》更是古代一本神話小說,裡面有太多的人物名稱和地名。張居正其實看了好久,也沒有記住這麼多的名字和地名。相比之下譚綸的《文心雕龍》比秦泰的《搜神記》要輕松不少。

“花魁”娘子點燃了一柱清香,張居正坐在一邊看著兩個選手。譚綸和秦泰是兩個兩個性格大相近庭的人,譚綸為人大氣,但是性格比較直爽,有點像裕王的老師高拱。他看書的時候,從來不注意小節,一邊看書一邊用手沾著自己的口水翻書。這一點令張居正和“花魁”娘子感到惡心。反觀秦泰雖然慢吞吞的,但是看的很仔細。他的溫文爾雅令張居正和“花魁”娘子眼睛一亮。張居正的大兒子只比秦泰小三歲,張居正真的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像秦泰一樣能幹和文雅。“花魁”娘子是覺得秦泰是一個不錯的男人,要不是自己已經從良嫁給了張居正,要不是自己比秦泰大上好幾歲的話,這個見多識廣的女人一定不會放過秦泰。

一炷香的時間馬上過去了,譚綸看了三遍《文心雕龍》,秦泰只看完《搜神記》的第二遍。“花魁”娘子有點為秦泰叫屈,《搜神記》不但比《文心雕龍》長不少,而且裡面的內容也很雜亂,眾多的人名,地名不算,還涉及到神話、道家等多流派的思想。從根本上來說,就不公平,再說一炷香的時間太短了,一般的人看一兩遍的時候都不夠。

隨後就是兩人的正式比拼了,譚綸首先背誦《文心雕龍》。譚綸一口氣背誦了大半,當然錯了兩三處,而後在求助之下,譚綸勉勉強強背出了《文心雕龍》的六成。張居正雖然沒有開口誇獎譚綸,但是不由得對這個同事重視起來。這樣的博聞強記,就算以後略有退化,也是一個出奇的人才,怪不得高拱大人一定要收譚倫當入門弟子。

秦泰開始背了,可是他一開口之後,其他三個人都傻了眼。秦泰背的不是他的《搜神記》,而是譚綸的《文心雕龍》。等秦泰一字不差地背完《文心雕龍》之後,三個人已經麻木了。譚綸一臉的沮喪,張居正的驚訝,“花魁”娘子的震撼。隨後秦泰又開始背誦了自己要背誦的《搜神記》,也是一字不差的背誦了出來。

張居正已經無語了,因為他知道秦泰從小沒有看過什麼宗教神話,就連《搜神記》的名字也不知道。“花魁”娘子直接變成了花痴,要不是一邊的丫鬟拉著,她直接撲到秦泰的懷裡去了。哪個才女不愛驚世天才?對於她來說,眼前的秦泰不再是一個朝廷官員,而是一個百年難遇的奇才怪才。

譚綸為自己想出了一個能夠接受的理由,他問秦泰道:“小老弟,你是不是早就讀過這兩本書?早已經會背了?”

秦泰搖了搖頭,說道:“譚大哥,小弟我沒有見過這兩本書。《搜神記》小弟第一次看,您手上的《文心雕龍》,小弟連看過沒有看過。”

譚綸不相信,沒有看過書怎麼會知道裡面寫著什麼?

秦泰又說道:“譚大哥,小弟我是聽您念出來的。我聽了您三遍,您又背了一遍,雖然不全但是我幾乎聽了四遍。我當然會背了。一般的書我看一遍,或者聽兩遍就能背了。不過時間不能太久,也不能太深奧,不然的話我會忘記的。”

譚綸已經無語了,張居正也已經麻木了。一邊的“花魁”娘子好不容易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問秦泰道:“秦大人,您多久才會忘記背過或者看過的書?”因為秦泰說的時間不能太久,對於一般人來說很模糊,在座的人都想知道多少時間才算得上是秦泰所謂的長久。

秦泰回答道:“一些經文,或者是看不懂不能理解的,大概半天或者一天就開始忘記了。深奧的文字太多篇幅太長的文章兩三天就忘記了。一些經典的,一些精煉的文章大概十天左右就不太記得全了。經常看的佈告,經常要記的卷宗,一般我十五天到一個月重複一次,大概不會短時間忘記。”秦泰回答得很自然,三個人卻已經完全傻了。

譚綸和張居正已經不敢再秦泰面前誇耀自己的過去了,比起他們的過去,秦泰只好以變|態來形容。譚綸幾乎以為秦泰是一個妖精,不是一個正常的凡人。張居正也重新面對這個秦泰,這個秦泰一定不同凡響。也在這時候起,張居正才真正的想拉攏秦泰。就算秦泰不想加入徐階的黨派也不要緊,只要秦泰是張居正的朋友,將來幫助張居正就好。張居正保證把秦泰培養成為一個自己的得力助手,至少秦泰是一個好手下。

譚綸把秦泰的事跡告訴給了裕王,裕王也想見見這個秦泰。可惜裕王剛說要見秦泰的時候,秦泰已經接到命令去江南查案。裕王只好和張居正說好,等秦泰回來之後再見秦泰。沒想到秦泰在江南這麼一鬧,估計這幾年秦泰都不用想回京城了。

譚綸來到浙|江之後,要第一時間熟悉這裡的軍務還有政務。因為他兼任浙|江兵備道,也管著浙|江一省的徵兵工作。到現在才想起要打聽秦泰的下落,馬上派人去請秦泰來軍營相會。不打聽還好,一打聽簡直把譚綸嚇壞了。秦泰不但挖出了建文皇帝的寶藏,而且把裡面的大批財物私下給了胡宗憲。又在一個小地方發現了倭寇的據點,拔了這個秘密窩點。秦泰還去了千秋閣,敢插手皇家家事。譚綸連忙準備寫信通知秦泰,勸秦泰不要再惹事的時候,秦泰又一次出名。這一次秦泰調來了崑山軍營計程車兵包圍南|京城裡的舊皇宮,把南|京鎮守太監陳元給拿下了。譚綸也不敢插手了,這件事情太大了,只有嘉靖皇帝一個人才能解決。後來嘉靖皇帝沒有怪罪秦泰,算是秦泰天大的福分了。聽說秦泰當上了新任刑部派福|建管事之後,譚綸就開始想辦法怎麼要秦泰過來幫自己辦事。秦泰這顆“定時炸彈”還是留在自己身邊安全,至少自己能夠保住秦泰的一條小命。

隨後暗中監視秦泰的人,把一個個訊息告訴譚綸的時候,譚綸又一次傻了眼。三十多個職務,而且都是福|建的,秦泰也敢一次性全部拿下?秦泰是傻了,還是想當官想瘋了?這樣一來不要說譚綸救不了秦泰,就連裕王也救不了秦泰了。秦泰只有去福|建送死的一條路了,不然的話沒有什麼出路了。一個官棄官離職不要緊,可是一個身兼三十多個職務的官員棄官離職的話,只會有一個結果。秦泰不去福|建的話,只有在原地等死這一條路。不要說胡宗憲,就是其他任何一個官員都不會放過秦泰的。

秦泰四處找人要錢要人的訊息,使譚綸鬆了一口氣。譚綸至少知道秦泰不想或者不敢棄官離職,要是秦泰棄官離職的話,不但秦泰完了,張居正也要倒黴,順帶著譚綸和裕王也要受連累。譚綸知道裕王的意思,要自己來江南,就是盯著胡宗憲,穩定住江南的局勢。秦泰去福|建其實是在幫譚綸和裕王,所以譚綸會全力幫助秦泰。只要秦泰開口,譚綸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糧食給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