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回 白兔戴冠十三

秦泰看見譚綸很高興,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說得上話的人。但是聽說譚綸現在只是一個參軍之後,也開始犯嘀咕起來。譚綸笑著解釋自己的異樣,之後秦泰總算釋懷了。

原來在大明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地位大相徑庭,一個三品武將的實際權力不如一個五品的知府。“文貴武賤”成為了一個慣例,幾乎所有的武將都不被文官重視,擔任武官高層的也是一個文人。“文官管武將”的制度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

譚綸原來是禮部國子監教授,也就是正五品的官員,又是裕王的侍讀。按照常例,譚綸將在翰林院或者禮部其他衙門過渡一下之後,就可以外放去一個省擔任一任學政或者布政使。然後回來六部當一個三品侍郎,成為一個京官中的中高層。幾年之後在外方某省當一任巡撫或者總督之後,回來擔當六部中某一部的尚書。最後進入內閣,成為外臣之中地位最高的內閣閣老。

浙|江參軍雖然也是五品官,但是是武官中的五品,文官五品調任武官五品,簡直是在作弄人。不要說是有背景的譚綸,就是秦泰也不能接受。可是譚綸不但來了,而且幹得很有滋味。原因只有一個,他身負其他使命。譚綸告訴秦泰,他受裕王的命令,看管胡宗憲和前方將領。要是誰敢翫忽職守,或者怠慢軍務的話,譚綸有權利接管軍權,把這個人遞送回京。這是嘉靖皇帝給予裕王的權利,裕王把這權利給了譚綸。也就是說譚綸是欽差,是比胡宗憲還要有背景的人,在江南的地位不亞於胡宗憲。這麼說過秦泰去福|建所要的銀子和物資有著落了。

秦泰連忙把自己所有的人員和物資,還有最重要銀子數量告訴譚綸。譚綸也沒想到秦泰一下子要這麼多。秦泰一一向譚綸解釋,還把自己一個“同年”的事情告訴譚綸。譚綸這才知道福|建的問題這麼嚴重,絕對不是往來驛站所說的那個樣子。看來胡宗憲把所有的訊息全部掩蓋了,連江南的官員也不知道福|建的真實情況。更何況遠在北方的內閣和司禮監,更不會知道福|建發生的事情。

譚綸想了好久,一邊的秦泰不敢打攪譚綸,喝著快要泡成白水的茶。看著譚綸在他的營帳裡走來走去,地上快變成一條溝了。

譚綸最後對秦泰說道:“秦大人,這一次本官是代裕王問你的。你能不能穩定福|建?能不能安定福|建的百姓?能就說能,不能就說不能。”

秦泰說道:“此去福|建,下官就沒有準備活著回來。要麼順利完成任務,要麼就死在福|建。下官不敢保證安定福|建,但是下官一定全力以赴。”

譚綸堅定地說道:“要回來,一定要回來。本官在浙|江等你的好訊息。”

秦泰用力點了點頭,表示一定盡力。

譚綸說道:“你要的數量太多。我一個人不能全部包下。不過我有辦法讓其他人也幫你。反正我保證,一千士兵、一萬石糧食、十萬兩現銀,一定全部給你準備好。”

說著話譚綸把秦泰拉到了一邊。從一個小氣窗裡往外看,一隊軍紀嚴明計程車兵正在操練。秦泰雖然不會打仗,但是看得出這群士兵絕對不是一般計程車兵。雖然比不上胡宗憲的親兵,但是比崑山軍營計程車兵還要好。屬於一支能徵善戰的部隊。

譚綸對秦泰說道:“這就是真正的戚家軍。是我從戚繼光手裡硬是要來的。在戚繼光手下這種老牌戚家軍也不多了。因為連年戰亂,真正的戚家軍已經快和倭寇拼光了。現在的戚家軍都是後來加入的,不但戰鬥力大大不如,而且作戰經驗也不行。戚繼光自己也只有不過一兩千而已了。我從戚繼光那裡要來了五百個這種老戚家軍計程車兵,他們個個都是人才。我也不小氣了,給你一百個。其他的用新兵代替,不過這些新兵都是受過一定訓練的,絕對不沒有用的農民娃子。一路上老兵帶新兵,等到了福|建之後,你的人馬一點不比戚繼光的新戚家軍弱。”

秦泰看著譚綸沒有說話,譚綸卻被秦泰盯毛了。只好說道:“好了,你比你的張大哥更不要臉。我分你兩百個好了。不能再多了。要省點用,要保證他們的安全,沒有必要不要隨便派他們出去。他們可是精英中的精英,用一個少一個。”

秦泰滿意地點了點頭,但是他的話令譚綸更無語:“譚大哥,那糧食和銀子呢?您準備給多少?什麼時候給我?”

譚綸變了變臉色一咬牙,狠狠地說道:“糧食我給了。一萬石糧食就一萬石糧食。五成細米五成雜糧。銀子我給你三萬兩,這是我的極限了。再給的話,我這裡計程車兵要造反了。”

秦泰連忙說道:“您說的,五成細米五成雜糧不變了?”

譚綸瞪了秦泰一眼,點頭表示不變了。

秦泰連忙笑嘻嘻地說道:“譚大哥幫我一個忙好嗎?我把五成細米,也就是五千石細米換成一萬石雜糧好不好?您給我一萬五千石雜糧就好了。”

這就是秦泰聰明的地方,他不要細糧,只要雜糧,雜糧不但便宜,而且實用。一萬石米變成了一萬五千石,當然更好了。

譚綸大罵起來:“好你個秦泰,不愧是山|西人出身。細糧一兩銀子一石,雜糧六錢銀子一石。你用我給你的五千石細糧換我一萬石雜糧,我不但要多付五千石雜糧不說,一來一去我還虧了一千兩銀子。你不去做生意,真是太可惜了。好,誰叫你是張居正的朋友。這筆賬我會去找張居正算。我馬上給你去準備一萬五千石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