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回雁鎮“三怪”,就是指回雁鎮的三個奇怪現象。第一,水比油貴。在回雁鎮水、油、酒三樣東西裡,酒最便宜,一文錢一大碗。什麼酒都有,葡萄酒、白酒、黃酒都有。價格雖然有差別,但是都比水和油便宜。比酒貴的就是油,包括菜油和豬油。最貴的就是內地最不值錢的水。在陝|西任何一個地方,誰也不敢浪費寶貴的水,不然會被人咒罵的。回雁鎮一共有三口水井,一口在回雁鎮的東頭,主人是車馬店的老闆。他經營著回雁鎮唯一的一家馬匹牲口租賃店,是租用馬匹和駱駝的唯一地方。當然也兼做介紹向導和鍋頭的工作。他的水井不對外開放,用來提供給牲口飲用的。在商路上,牲口一點不比活人地位低下。有時候一些有靈性的牲口甚至於可以幫人走出困境。
第二口水井在回雁鎮的最西邊,是專門賣水的地方。也同時提供鎮上所有人的飲用水。這口水井的所有人不是個人,而是官府。每一個常住人口,按照自己的戶籍每天領取兩桶免費清水。商隊和生意人要用水,需要出錢買。價格不是很貴,一桶水一兩銀子。當時的一兩銀子是二千紋制錢,這是官方統一的報價。買不起水,就不用上路了。因為沒有水,不要說走絲綢之路了,就是回頭回家都成問題。
第三口水井在回雁鎮唯一的一家酒店裡。這家酒店集吃住於一體,前面是招待大家用飯的地方,後面是客房。也提供幹糧和清水,專門給商隊準備的。
回雁鎮的第二怪就是唯一,鎮上什麼店都只有一家。車馬店一家,酒店一家,酒鋪一家,雜貨店一家,妓|院一家,賭館一家,就是棺材店也是一家。唯一不是一家的就是衙門。這裡有三個職能部門,第一個是陝|西巡撫衙門直屬的登記處。每一個要走商路的生意人都需要登記。登記的內容有三樣,第一是所帶的貨物的品種和數量。第二是貨物的來歷和出産地。第三是他們的姓名和籍貫。這是便於收稅和路上關口檢查的,當然也是防止混亂的一個辦法。其實作用並不大,只是有一個記錄而已。第二個職能部門是縣衙直屬的稽查隊,他們第一職責是維護回雁鎮的治安,第二職責是防止走私。他們的權力很大,油水也很多,當然人面也很廣。什麼三教九流的人都認識,都能說得上關系。第三個職能部門是一隊軍隊,他們平時不能插手回雁鎮的管理,只能監視回雁鎮的一舉一動。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護回雁鎮的太平,一旦有強盜或者敵軍出現的時候,鎮上的衙役絕對不是這些人的對手,只有官軍才能對付強盜和敵軍。
回雁鎮的第三怪就是夥計比老闆牛。走商路的人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大商隊,他們不但經常走商路,而且有自己專有的夥計和向導。這些人等於長期租用給這些大商隊,是大商隊的私人所有。第二種就是走單幫,也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單獨行動。這些人不是沒有經驗就是沒有實力,一般都是臨時的或者剛來的。他們是強盜下手的主要目標之一。最後一種就是生意不太大的商隊。他們回到了回雁鎮之後,臨時找一些夥計和向導。只要價格合適,雙方就簽訂短期合同,一起走上商路。
之所以要請向導和夥計,原因有很多。第一,這些人經常走商路,不但不會迷路,而且知道這裡的氣候,能夠很好的走完全程。第二,他們是本地人,聽得懂這裡的話,不至於被人欺編或者敲竹槓。第三,這些人或多或少經歷過風浪,有些人還和強盜有一點點的關系。租用他們等於和這些強盜搞好關系,至少不會被他們搶劫。這些租用來的人都是一家人,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也有的是郎舅。他們之中最有經驗的當鍋頭,其他的人充當夥計。所謂“鍋頭”就是商隊的領頭人,他不但要制定作息時間,還要分配每個人的工作。因為這些人的經驗是最豐富的,所以大家都相信和服從他。為什麼叫鍋頭呢?據說是因為每一次開飯都是由這個人分派食物的,不但掌勺而且掌權,所以就叫鍋頭了。
回雁鎮還有著名的“三絕”,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第一絕就是一碗水洗澡。陝|西缺水,所以一般的當地人從來不洗澡。他們覺得洗澡簡直就是在浪費水,也有人說洗澡洗多了傷元氣。據說那裡的老百姓一般一生只洗三回澡,出生的時候一次,結婚的時候一次,死了之後一次。除了結婚的那一次澡是自己洗的之外,其他兩次澡還不是自己洗的。一些愛幹淨的女孩子,或者是從事特殊行業的婦女,她們可不能不洗澡。久而久之練就了這一絕活,一小碗清水能洗一次澡。這個絕活據說是回雁鎮女人的看家本事,外人是學不會的。
第二絕就是一面多吃。越是貧窮的地方,只要有錢就越能吃到外面吃不到的東西。回雁鎮的老百姓很窮,但是路過的商人並不是每一個都窮。特別是外出回來的商人,這些人經歷了生死,又將要發大財了,所以不會很小氣。只要好吃的好玩的,他們不會吝嗇手裡的錢。這樣一來回雁鎮就多了不少好吃的。陝|西人喜歡吃麵,所以有不少好吃的麵食。光是面條就有不下幾十種的做法。現代美食家統計過,陝|西和山|西的麵食有三百七十多種做法,光是面條就有近二百種做法。其中一根面和空心面幾乎成為了一種藝術性的作品。特殊的面條加上珍貴的佐料,一碗碗價格昂貴的面條,也只有這些大商人才能吃得起。有的面條一碗的價格,就是一二百兩銀子,是回雁鎮一戶人家一年的總收入。
回雁鎮的第三絕就是高超的手藝。這裡有最好的鐵匠和皮匠。在商路上總會遇上一些不可預料的事情。遇上大隊的強盜是沒有辦法,但是遇上一兩個獨腳大盜的時候,手上有一件好兵器等於多一條活路。不但可以保護自己,而且必要的時候可以反敗為勝。皮衣和皮帳篷,還有皮水袋,是必不可缺的東西。就算是在最熱的夏天,日夜溫差很大的沙漠晚上依然會很冷。白天能熱死人,晚上卻能凍死人。經常走沙漠的人知道,沙漠裡晚上平均溫度都在零度左右,最低的時候是零下十幾度。要是準備不足的話,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就是一個凍僵的死人了。所以帳篷和皮衣是絕對不能缺少的東西。也就是說回雁鎮裡五十多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是做著和商路有關的生意。十幾戶寡婦開的半掩門,七八戶殘疾開的裝備補充和教授館,一家鐵匠鋪裡有七八個鐵匠。皮貨行裡有皮匠和賣皮貨的。一家酒店,一家雜貨店、一家妓|院、一家賭館,剩下的不是車馬店的夥計就是飼養牲口的人。這些人和回雁鎮融為一體,和這條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這些人告訴秦泰,在回雁鎮上,常住人口只佔所有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天來來往往的生意人才是回雁鎮的主力軍。這些人或是準備遠行,或是已經歸來,或是準備迎接自己的親人朋友,或是送別自己的家人。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樣,就算是已經回來的商人,他們也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回來。這條商路上,帶給人的是無限的回憶和傷痛,也帶給人無數的財富和機遇。有些人已經不是為了金錢,而是尋找自己的過去和思念,更有人是為了挑戰自我。
去過回雁鎮的人告訴秦泰,那裡的人總是勸大家不要上商路,那裡的人最清楚親人比金錢重要。如果十個人上路的話,運氣好一點能夠三四個,這些人說不定能發財。運氣不好的話十個人一去不回頭。死在路的人大多數都是因為遇上強盜,也由於上大沙暴或者突發疾病的。在回雁鎮的人看來金錢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的生命更是重要。沒有了性命,就算有再多的金錢又有什麼用呢?這些人的家人失去了丈夫、兒子、父親,又怎麼生活呢?
秦泰聽了大家的話,不由得為回雁鎮的人感到悲哀。這些人之所以沒有離開回雁鎮,一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有的是希望等待奇跡的出現,希望自己的親人什麼時候回來了。有的人是不能離開回雁鎮,因為他們或者她們沒有還請所欠的錢。有的是希望賺夠足夠的錢,可以回家養老。反正那裡的老百姓沒有一個人願意留在回雁鎮。但是他們現在不得不繼續留下,不得不繼續熬下去。回雁鎮對於有錢的人來說是天堂,但是對於窮人來說就是地獄,一個不要願意去回想的地方。看來回雁鎮裡一定有問題,一個不為人知的問題。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些人暗中控制著回雁鎮,控制著絲綢之路。會不會就是秦泰要找的那些人呢?秦泰決定親自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