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回 大漠追魂三

雖然如今秦泰已經不屬於北|京刑部官員,但是他的忘年好友張居正依然為他送來了刑部的內部資料副本。當然此時的張居正也已經離開北|京刑部,出任北|京兵部侍郎。因為兵部尚書也就是江南總督胡宗憲,在江南做最後的收尾工作。所以張居正這個北|京兵部侍郎其實是在北|京主持兵部大局,可見嘉靖皇帝也越來越重視張居正了。張居正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著一個政黨,他們的黨首是現任的內閣次輔徐階。隨著內閣首輔嚴嵩年紀越來越大,再加上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勾結倭寇的事情被秦泰揭發。嚴嵩的一黨獨大的局面已經不複存在,隨之而來的是徐階的一黨逐漸取代嚴嵩,成為朝中第一大黨。

但是眼光獨到的嘉靖皇帝,卻早一步看出了端倪。徐階雖然是一黨之中的領袖,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對他俯首貼耳的。徐階雖然有能力,但是在平衡各方勢力這一點上真的不如嚴嵩。嚴嵩是絕對的領導人,是他這一黨的唯一指揮者。要是嚴世蕃不出事的話,嚴世蕃就是嚴嵩的接班人,因為這是嚴嵩親自決定的,在內部沒有人敢反對。

徐階就不一樣了,不要說他還沒有決定誰接班了,就是他現在也有不少的黨內政敵,他們不但眼饞徐階現有的位子,更加想讓自己或者他自己的人取而代之。一向以剛直和火爆出名的大學士高拱,就是第一個不服氣的人。無論是才氣還是理政能力,徐階都不是高拱的對手,唯一勝出的理由是年資和從政時間他比高拱長而已。當年之所以推舉徐階當這一派的黨頭,就是因為高拱不夠資歷也不夠冷靜,徐階能夠耐得住性子,堅忍地和嚴嵩他們打太極。如今嚴嵩已經大勢已去,他們不需要再忍耐,所以高拱也不用再遷就徐階了。兩個人無論是在黨內還是在公開場合都不對付,大有對著幹的味道。

嘉靖皇帝當然不想看見一黨獨大的局面,所以暗中監視著他們這些臣子。當發現一些嚴嵩的手下投靠高拱的時候,他的主意就有了。既然高拱想利用投靠過來的人對付徐階,想和徐階對著幹,他就幫高拱一把。暗中命令一些人假意投靠高拱,促使高拱另立山頭,徹底和徐階對著幹。只有下面的臣子失和,這樣一來才會不影響到嘉靖皇帝的皇權地位,嘉靖皇帝也好控制他們。為了平衡雙方的勢力,嘉靖皇帝把徐階的得意弟子張居正安排在北|京兵部侍郎這個位子上,讓張居正主持兵部事務。

張居正不是不知道嘉靖皇帝的主意和目的,但是為了老師的地位,還有他自己的理想,他不得不戰戰兢兢地當這個從二品的兵部侍郎。當然他也想到了同樣戰戰兢兢地秦泰,或許是因為同病相憐,或者是真的關心老朋友,張居正送來了這份集吏部、兵部、刑部多方一體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秦泰。

可是在秦泰手上還有一份幾乎差不多的資料,是一個叫譚子理的人送來的。這個譚子理不但知道秦泰要去西北,而且也知道秦泰成親的事情。這份資料就是這個人當作新婚賀禮託人秘密送到秦泰家裡的,幾乎和張居正送來的資料差不多前後腳到的。大家都不知道這個譚子理是何方神聖,但是秦泰和老酒鬼師爺心裡都很明白了。譚子理就是譚綸,就是當年出任浙|江兵備道,兼任前軍參軍的譚綸。這個人職位不高,但是後臺特別的硬,就是江南總督胡宗憲也不敢得罪這個人。因為譚綸是裕王的人,裕王不但是嘉靖皇帝的兒子,更是未來的皇帝。

裕王並不是嘉靖皇帝唯一的兒子,但是隻有他有資格繼承皇帝的寶座,因為只有他有嘉靖皇帝的唯一的嫡親孫子。就是因為這一點,大家心裡都很明白,嘉靖皇帝雖然沒有正式確定繼承人是誰,但是裕王的繼承人地位已經不容質疑了。嘉靖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也不是一個好父親,當然也從來沒有一個皇帝會是一個好父親的。並不是說嘉靖皇帝對自己的兒子們特別不好,而是因為嘉靖皇帝不太在意他的子女而已。嘉靖皇帝是一個奇怪的人,不但權力慾望很大,而且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人,就連他自己的老婆和子女都不放心。從小喜歡學道的他,自從做了皇帝之後,有了一個幾近荒唐的念頭,想當一個神仙皇帝,一個長生不老的皇帝。這一點嚴嵩早就看穿了,所以才會對自己的兒子嚴世蕃說這麼一番話:“與其說皇上想當神仙,不如說是皇上想當一個永遠不死的皇帝。這個萬歲爺對於權力的慾望太大,就連自己的兒子也會視為假想敵。我們只要認準了這一點,心裡只有這麼一個主子,我們的好日子就會享受不盡。”就連嚴嵩都看穿了,嘉靖皇帝身邊的太監們會不知道嗎?就是因為嘉靖皇帝不關愛自己的兒子,時時刻刻提放著自己的家人陷害自己,所以這些太監才會假傳聖旨欺負龍子鳳孫。嘉靖皇帝抱著教訓一下也好的心態,任由自己的奴才欺負自己的子女。幾個未成年的子女被欺負的不是瘋了就是傻了,還有幾個受不了死了。

成年的皇子也不好受,就像裕王和他的兄弟景王,他們不但住在年久失修的危房裡,而且每天吃的是皇宮裡不要的剩飯剩菜,美其名曰“皇上賜食”。這些東西比豬食好不了哪裡去,可就是這些也不是天天都能吃飽的。記得有一年,過年的時候,嘉靖皇帝難得開恩召見眾位兒子和大臣們一起共進晚宴。裕王的兄弟景王剛好餓了幾天,看見一桌子的好菜,忍不住大口大口吃了起來。一邊已經好久沒有吃正常飯菜,平時靠吃什麼“仙丹”為生的嘉靖皇帝看不下去了。在他眼裡看來,這些兒子不但沒有帝王家孩子的風範,而且在大家面前丟他這個當皇帝的父親的臉。他當場大罵自己的兒子景王道:“景王,你是朕的兒子,姓朱但是不是一頭豬。”意思是你姓朱但不是一頭真正的豬,不要這麼丟皇家的臉。事後太監們利用這個機會,假傳聖旨餓了景王四天四夜,差點沒有餓死景王。是景王的貼身太監首領老劉冒著殺頭的危險,求見嘉靖皇帝。告訴嘉靖皇帝這些年景王的事情,嘉靖皇帝才知道自己的兒子原來這麼苦。景王一個大男人只有一百斤重,不是因為他節食,而是天天吃不飽。景王主要的食物不是由皇宮提供的,皇宮裡運來的食物根本不能吃。是景王的幾個王妃沒日沒夜的做針線活,然後託每三天來一次的景王侍讀唐大人偷偷拿出去換錢換食物。景王本來有兩個孩子,一個胎死腹中,一個生下來不到半歲就死了,就是因為吃不飽餓死的。堂堂的皇帝兒子景王。如今也要被餓死了。嘉靖皇帝不相信,老劉拿出假傳的聖旨,嘉靖皇帝二話不說就打死了那個下旨的太監。

之後嘉靖皇帝依然不相信,瞞著所有人,和大太監呂芳換上便裝出了一次皇宮。到了幾個兒子家轉一轉,景王家不也是最慘的,有一戶是更慘的。裕王家裡稍微好點,是因為裕王的老師是一個相當不怕事的高拱。高拱雖然俸祿不多,但是高拱的家境不錯,資助裕王一家人不是什麼難事。再說裕王為嘉靖皇帝生了一個嫡孫子,太監們不敢真的往死裡整裕王。

裕王長期以來關在自己的王府,並不認識朝中大臣。他雖然名義上有四個老師和兩個侍讀,但是時常見面的並不多。徐階雖然兼任名義上的第一座師,但是來裕王的次數多年來屈指可數。不光光是因為徐階這個內閣次輔大人真的怎麼忙,更是因為徐階擔心他和裕王走得太近引起嘉靖皇帝朱厚驄對他的不滿。雖然徐階是嘉靖皇帝朱厚驄親自指派給裕王當師傅的,但是在裕王沒有正式被冊封為太子之前,徐階不可能把所有的身家全部押在裕王身上。為了避嫌也好了,為了讓大家認為徐階並沒有和裕王徹底聯盟也好,徐階都不會經常來裕王這裡的。自從裕王世子出生後,徐階才來過裕王府三次,第一次是恭賀世子出生。第二次是世子周歲的時候,他作為裕王的座師來參加小世子的宴會。第三次是請譚綸出任前線參軍,找裕王說話,讓裕王轉告譚倫一些注意事項。

其實裕王最親近的臣子只有兩個半,一個是裕王的真正老師高拱。高拱從小教導裕王,裕王幾乎是他看著長大的。所以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要是將來裕王登基的話,高拱一定會是一代內閣首輔。第二個裕王的親信就是譚綸譚子理,他是裕王的侍讀,也是裕王私下的好友。高拱是裕王的老師,就像父親一樣,是慈父也是嚴父,譚綸就是裕王的好兄弟兼替身。至於其他的半個,就是和裕王並不太貼心的張居正了。張居正從小就是一個神童,當然有點孤傲。在裕王副當侍讀的時候,雖然和裕王關系不錯,但是不屑和譚綸弄一下小花樣。譚綸曾經用一串糖葫蘆騙取了裕王的信任,張居正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高拱。高拱不但批評了裕王,更是當著裕王的面狠狠地打了譚綸。從此譚綸和張居正就算是一對死敵了,經常在一些事情上吵鬧,但是兩個人的感情還是不錯的。不然張居正不會把秦泰介紹給譚綸,要秦泰有事的時候找譚綸幫忙了。之所以張居正不算是整個裕王的親信,除了張居正的自身原因外,更加是因為張居正是徐階的弟子。徐階和裕王不是一條心,所以裕王也不敢真的把張居正完全當做自己人。張居正只能最多算半個裕王的親信,不過這已經不錯了,這為張居正將來在裕王登基後展現他的才能有了足夠的資本和機會。

如今嚴嵩倒臺是必然的了,接下去就是徐階擔任內閣首輔,高拱和徐階奪權的時代了。張居正和譚綸的最後一點交情也沒有了,雙方之間的鬥爭成為了必然。張居正是徐階的得意弟子,譚綸是高拱親手教匯出來的“頭馬”,兩個老的出於身份地位等緣故,不好親自動手掐架,當然會用他們的親信出馬。張居正和譚綸這對冤家,當然會被他們的老師拿出來利用了。據老酒鬼師爺分析,無論是張居正還是譚綸,都看中了秦泰。他們正在最後考研秦泰,看看他們看中的秦泰夠不夠資格。秦泰的辦事能力他們都知道,他們想利用的就是秦泰的聲望和民間的支援力度。

但是秦泰的毛病不少,首先上層都不喜歡他,就連嘉靖皇帝提起他也很感冒。第二,就是秦泰的態度,他不會參與政治鬥爭,更不會旗幟鮮明的加入某一個政黨。第三,秦泰的臭脾氣,什麼人都敢得罪,任何人的面子都不給。就像瘋狗一樣,咬住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個人後,絕對不會輕易鬆口。所以他們希望利用這件叛亂最後一次試驗秦泰。要是秦泰真的過關的話,他們將會不惜一切代價拉攏秦泰。要是秦泰過不了關的話,不好看這秦泰,只好任由秦泰自生自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