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回 再遇奇案二十七

想要幫助譚綸,就要為譚綸殺出一條活命的血路。糧食,是最重要的東西,也是一切問題的所在。可是朝廷沒有糧食了,江南的糧食大多掌握在別有用心的王爺們手裡,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食呢?就算有的話,譚綸有多少錢買糧食呢?譚綸雖然代表朝廷來賑災,但是手裡會有足夠的錢嗎?不,秦泰可以確定譚綸手裡掌握的錢不夠多,至少絕對不夠支付第一批的糧食費用。那麼後面的糧食怎麼辦?就算有糧食願意賣給譚綸,譚綸哪裡去找這麼多的錢?總不能說是用朝廷的錢高價向老百姓買糧食吧。這麼做的話不但朝廷不相信,就連隆慶皇帝也不好透過。再說了等朝廷的錢運到江南,再買糧食的話什麼都已經來不及了。

秦泰雖然睡在馬車裡面,但是怎麼也睡不著。馬車一刻不停留地往前趕路,但是秦泰卻是想不好怎麼開口。這時候仇小球的歌聲,令秦泰為之一振。仇小球哼唱的是仇民教他的小曲,這是山|西本地的一種秦腔。仇民也好,秦泰的外公也就是仇民的父親也好,都很喜歡這種高亢的秦腔。仇民有時候高興了,就喜歡哼唱幾句,雖然不是太好聽,但是他很投入。仇小球對於這個養父兼師傅,有一種特別的崇拜,幾乎是有什麼就學什麼,簡直就是一個小仇民。仇小球知道仇民喜歡哼唱秦腔,就和仇民學唱秦腔,學的就是《包拯怒鍘負心漢陳世美》的一段。

秦泰聽見仇小球的哼唱,眼睛頓時一亮。對了,朝廷或許沒有了糧食,那些王爺可能也控制了一部分的糧食,但是更多的糧食不在他們控制之中。老百姓們手裡有糧食,這些糧食不但是老百姓們的糧食,更是他們的希望和未來。在當時沒有什麼東西好的過糧食,糧食不但可以吃而且是最硬的硬通貨。可以用糧食換吃的、用的、住的,也可以用糧食換老婆。大災大難過後,有的是孤兒和失去丈夫的女人,只要用少量的糧食或者金錢,就可以換來一個合心意的女人或者女孩子。一些有餘糧的人家,就會給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找媳婦。當時的行情是一百五十斤糧食就能換回一個半大的女孩子,二百七十斤糧食就能換一個三十以下的女人。

除了老百姓手裡有糧食之外,還有一種人手裡一定會有糧食,那就是商人。既然江南缺糧食,糧食最值錢,那麼就會有商人做糧食買賣生意。這些人可能不是什麼真正的糧商,但是他們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說到做生意,在當時最有名的就是晉商。有句老話叫“無晉不成商”,意思就是沒有山|西人做買賣的話,就不會有真正的商人。這些山|西人遊走四方,離開自己的妻兒,就是為了賺錢。幾乎所有的山|西商人都是白手起家,都是逼著走上商路。當然在這些成功者過上富裕生活的時候,有更多的山|西人死在外地。但就是這群前赴後繼晉商,開闢出了一條又一條商路,同時也帶給他們數不盡的財富。

秦泰一想到了晉商,就有了一定的把握。在外人看來晉商就是生意人,利益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但是秦泰知道一個秘密,一個只有自己人才知道的秘密。晉商其實有一定的商業規則,有自己的行商理念。秦泰雖然自己沒有做過生意,但是他的父親曾經是晉商中的一員,他們家有許多人至今還在晉商隊伍中。晉商在行業內部是老大,也是所有商人的領頭羊,但是大家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稱呼叫“義商”。

秦泰小時候聽父親說過,晉商的鼻祖是三兄弟,他們之所以經商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鄉親們一個“方便”而已。三兄弟一個在老家,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以做生意為方式,就是幫家鄉人傳遞訊息和運送物品。每當遠在外地的人收到家人的信件或者家鄉特産的時候,每當在家苦苦等候的家人收到親人的錢或者信件的時候,他們得到安慰的同時也十分感激這三兄弟。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組織,成為了免費傳送信件的一員。三兄弟不但沒有虧本而且生意越做越大,漸漸成為了一代富翁。三兄弟有了錢之後,並沒有改變當初的誓言,依然免費為家鄉人服務。後來發展到只要是山|西人,在外地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找到他們三兄弟中的任何一個,他們都會盡力幫忙解決困難。逐漸地晉商形成了規模,有了自己的一套運作方式。直到一個豪爽的晉商做出了一件事情之後,這個“義商”的稱號就跟隨在晉商身邊。這個商人在外面做生意,虧光了所有的本錢,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不知名的同鄉借給了他五十兩銀子。幾年後這個商人不但加倍還了借款,而且盡力幫助有需要的鄉親。商人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宣佈一個訊息,凡是山|西人在外遇上了麻煩,就可以到他的商鋪借十到二十兩銀子救急。幾年下來借出去的銀子雖然收回了大部分,但是有一些錢沒有還回來。這個商人竟然當著大家的面,把欠條都燒了,被大家稱贊為有義氣的商人。大家紛紛效仿,也跟著幫助有需要的家鄉人。隨著大家都這麼做,光借不還的事情竟然越來越少,山|西人無論是做生意也好,還是為人處世也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曾經是晉商的秦泰父親,暗中告訴兒子,當有困難的時候,就去找晉商幫忙。雖然他們不一定能夠幫得上,但是他們一定會盡力去做,當然前提條件是這件事情對得起大家和自己的良心。

秦泰本來想去泉|州,找當地的老百姓借糧食。泉|州是秦泰熟悉的地方,也是他流血流汗過的地方。在那裡秦泰和大家一起抵抗過倭寇,也在那裡建立了大家自己的家園。秦泰有信心說服大家,有把握接到一部分的糧食。但是糧食數目太大,秦泰也不能保證全部能借到。但是現在秦泰想到了晉商,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晉商不是一個小組織,他是一個全國都有分部的組織。只要晉商願意幫忙,願意出糧食的話,再多的糧食也不是問題。至於貨款的問題,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秦泰本身是山|西人,手裡又有隆慶皇帝的金牌,可以代表朝廷辦事。秦泰只需要親手寫下一張欠條,加蓋自己的印信就可以讓大家放心了。就算閩浙地區的糧食儲存不夠,晉商也會第一時間發出資訊讓大家往這裡送糧食。福|建缺糧食,但是其他地方不缺糧食。只要有多餘的糧食往這裡運的話,大家就不會亂,王爺們也不會這麼在乎手裡的糧食了,這樣的話譚綸也好,秦泰也好,就可以就近用不高的價格買米。至於運來的糧食可以還給晉商,也可以就地慢慢消化。反正這裡需要開發和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手,也需要大量的糧食。

泉|州城內百業興旺,晉商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所以在城內有晉商分部。秦泰在老家的時候,曾經無意之間聽說過這個訊息,而且知道這個分部是江南算得上的一個分部。反正目標也是泉|州,秦泰不需要多花心思走冤枉路。只遇到了泉|州之後,秦泰就不用擔心了,不但認識路而且也認識人。只要秦泰一露面的話,大家可能馬上就認出秦泰是誰了。在泉|州城裡,秦泰不但安全而且會有無數的人自願保護他,只要有人敢對秦泰不利,估計這個人走不出泉|州城,而且活不過一炷香時間。再說了泉|州城的老居民,都是經歷過戰鬥的人,他們不但身手靈活而且看人很準,還有準軍事化的聯系方式,想要躲開大家的注意和監視不是一件容易事。

秦泰下令全力趕往泉|州城,一路上換馬換人不停車,除了必要的停留和買幹糧之外,任何人不得有意無意地拖延行程。同時他下令,大家準備好換衣服,穿著軍人的衣服趕路不但招搖,而且會引起大家的注意。隊長馬上明白了秦泰的意思,一邊趕路一邊收購老百姓的衣服。當他們全力以赴趕到泉|州城外的時候,整整比秦泰預計的早了一天。

秦泰下令大家全部換裝,留下兩個人看住馬車和戰馬,其他人分批進入泉|州城。為了大家的安全,秦泰再三提醒大家不要隨便暴露自己的身份。同時秦泰把一張張自己親手寫紙條交給大家,要他們各自身上貼身藏好。一旦他們被老百姓抓住或者盯上時,就把紙條給大家看就好了。秦泰在紙條上寫了一句話,“他們是我秦泰的手下,也是大家們的兄弟。”這張有秦泰簽字的紙條,在城裡就是最好的通行證,不會有人再針對他們。秦泰和仇小球一組,目的地就是城中的晉商分部,先去拜會晉商,得到確定訊息之後才好和城中的老百姓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