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反應過來,白玉觀音已經成了觀音碎片,嘩啦一聲佈滿地面。
“什,什麼東西碎了?”婉君也沒這聲驚道。
更驚訝的則是我,白玉觀音怎麼也是大理石做的,算是能磕碎一角或者觀音手裡的淨琉璃,也並不稀。
稀的是剛剛從我手裡掉下去的白玉觀音,竟然摔成了碎片,它這裡面竟是空的。
不僅是空的,而且還有一樣不應該出現的東西。
“這是!”婉君看到我撿起的東西:“這東西為什麼在觀音像裡?”
“那要問造觀音像的了。”
我著便跨出屋門,對著院外的村民問道:“村子裡有做佛像的石匠嗎?”
“我!”一直給我們帶路的那名壯漢道:“我姓李,叫李石頭。我們家四代都是石匠,做石獅子什麼的都拿手。”
又不是要僱你給我做石獅子,不知道報哪門子的家門。
我嘴一笑道:“你做的白玉觀音可不怎麼結實,我剛才不心摔碎一個。”
“摔碎?”李石頭扣著頭髮搖頭:“我做的白玉觀音可是正兒八經的實心的,怎麼可能摔得碎,您弄錯了吧?”
“那我問你,我剛才在陳娃子家裡看到一個白玉觀音像是你做的嗎?”
“應,應該是我做的吧。邊七八個村,我一個石匠。”李石頭不是很肯定的。
“那他是直接在你手買的嗎?還有豬二家也有個觀音像。”
“不,這可不是。”李石頭連忙搖頭道:“賣觀音像我可不敢,白玉佛像都只能從庵裡請,我做的白玉佛像都是直接供到庵裡,想請的得道庵內開光,我收一些庵里尼師給的香火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規矩我是懂得。
牆下村雖然在省城邊不遠,但是這裡的村民卻守舊的很。
城裡人想在家裡供奉佛像或者關公,只要到工藝品商店掏錢,多大的都能弄回家。
但是村裡人卻必須要走開光這一道程式。
所謂開光,是邀請回家的佛像,必須經由廟或者庵的主持師傅長唸佛經一段,寓意注入佛法於佛像內,這才能請回家。
當然也得掏錢,只是付費要按佛家的慣例成供奉香火錢。然後到月底,再由廟庵將香火錢分一部分給石匠,也是石匠的盈利。
“這麼我們得去尼姑庵跑一趟了。”我對婉君道,這趟你得陪著我去。
也不光是我身邊得有個幫手,最重要是的去尼姑庵得爬,而我現在的腿腳,沒有個人攙扶著,到山也得累死。
之後跟村民問了尼姑庵的位置,隨即告誡村民不要跟隨我們,後便帶著兩名警察前往村旁的尼姑庵。
是村旁,實際是在村旁的一個丘嶺的半山腰。
在山下看尼姑庵,規模要城隍廟很多,估計也城隍廟一個偏殿加一個院子的大。
遠看略顯破敗,走近再看,庵內外卻看起來剛翻新過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