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章 剽竊風波

自那以後,彈劾顧文的奏章就如同雪片般不斷堆滿雍和帝的桌案,對於這個小愣頭青,雍和帝其實是很是欣賞的,是以對於這些捕風捉影的彈劾,看看也就罷了。

眾官員氣不過,卻又沒法抓到顧文的把柄,別看顧敬元這人整日笑呵呵的大大咧咧,時不時還喜歡跟人開開玩笑,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但實際上比泥鰍還要滑不溜秋,給他設陷阱,還要時刻注意別把自己給坑進去。

加上皇帝的回護和王行之的面子,天長日久,眾人幹脆也就看開了。

好歹只是一次考評,年輕人嘛難免沖動,只要多加勸說磨磨性子也就是了,於是雍和帝終於清靜了一陣子。

可現今臨近秋闈,秋闈之後按例各處就該開始準備收集一年來的考評了,眾大臣眼睛都盯著顧文,正想著一一上門好生規勸,防止這小子又暗地裡搞事情的時候,沒想到今年的顧文不低調了,反而大張旗鼓地分派考功令史前往各地大小官府實地考察。

三省六部也沒能倖免,拿著考功司銘牌的令史們往正堂上一座,眼睛死死盯著各部大小官員,還隨身帶著紙筆,時不時在上面寫寫畫畫,鬧得眾人是心驚膽戰。

各部主官有心從令史們嘴裡套出點話來,但誰也不知道年僅二十三歲的顧文是什麼時候把考功司捏成一團的,往常點頭哈腰的令史們如今腰桿子挺得筆直,誰來呵斥張口就是大齊律令,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去年那一套就搞得各地人心惶惶,今年再來一次那還得了?

於是三省六部齊出動,勸諫的、彈劾的奏章不斷擺到雍和帝面前,王敦茹幾乎隔一日就要就此問題找雍和帝談談心,吏部尚書孫顯午已經常駐在顧文家中,王行之府上也差點被踏破門檻,唯一安靜的就只有看熱鬧的各處武將府邸。

此事說嚴重也沒有嚴重到非要整死顧文的地步,所以文官們都還算剋制,硬的不行,咱們來軟的!

顧文和王行之到還好,一個死守半山書院閉門不見客,一個動不動就跑老師家多清閑,只剩下雍和帝本就因為抑商和收攏兵權的事頭痛得不可開交,現在又來這麼一套,簡直看見顧文的名字就産生心理性煩躁。

“總而言之,你這個學生做事也太亂來了!”雍和帝吹鬍子瞪眼睛,“他想替朕整頓吏治是好事,就不能想點和緩些的法子嗎?非要這麼亂搞,你這些年都教了他些什麼?!”

“陛下教訓的是。”王行之例行請罪,腦中卻閃過李文柏的身影。

他有種預感,這個商賈出身的少年,或許會成長為比顧文還要令他驕傲的子弟。

與此同時,半山書院王行之的書房裡,李文柏正聽顧文談及往年會試的經驗,書房門突然“砰”地一響,顧文抬頭看去心中一苦——這個橫眉怒目雙眼能噴出火的中年人,不是他的頂頭上司,吏部尚書孫顯午又是誰?

要說這孫顯午也是個奇人,年僅四十歲時便憑借執政天賦和為人手段高居吏部尚書之位,之後整整十年不上不下再沒有挪動過,無論朝中局勢風吹雨打就是沒人能讓他挪窩,強勢如王敦茹也拿他沒辦法。

孫顯午以吏部尚書之位,硬生生拉扯出了朝堂上僅次於王敦茹一黨的另一派系,就連當朝左相也唯孫顯午馬首是瞻,雍和帝看在眼裡,想要為其換個更為位高權重的位置,孫顯午卻堅辭不受,偏要做個雷打不動的吏部尚書。

“孫大人?”顧文默默按住李文柏的肩膀不讓他輕舉妄動,一邊大笑著迎上去,“大人日理萬機,怎麼有空來半山書院?”

“顧敬元?”孫顯午腳步一頓,剛要出口的抱怨被硬生生嚥了回去,“你不在衙門裡主持考評事物,來此作甚?你老師呢?”

要說顧文在吏部搞事,首當其中的就是吏部尚書孫顯午,幾乎所有人見著他都要抱怨兩句,導致孫顯午跟雍和帝一樣,這段時間光是見著顧文的名字就要爆炸,更何況要天天照面。

“大人明鑒,下官今日休沐,昨日可是大人親筆給批的。”顧文笑呵呵地把孫顯午拉到上首坐下,“老師方才進宮面聖去了,想必一時半會兒不會回來,您看您是先喝會兒茶等等還是?”

孫顯午冷哼一聲,目光轉向李文柏:“你是這裡的學生?不上課在王大人的書房裡作甚?”

還真是歹誰轟誰啊,李文柏心下苦笑,不知道自家老師師兄是如何得罪了這位大人,只好起身行禮:“學生李文柏,奉家師之命在此聆聽師兄教誨。”

“家師?你是王行之的學生?”孫顯午一愣,看向侍立在側的顧文,王行之收徒是一個時辰前的事情,訊息尚未傳出去,“你老師什麼時候又收了個學生?”

顧文恭恭敬敬,有問必答:“回大人的話,此人正是下官的師弟,家師一個時辰前剛將其納入門下。”

“哼,難怪本官不知道。”孫顯午沒好氣地瞥過去,“李文柏是吧?本官聽說過你,賀老將軍還準備給你請功呢,棄商從文是好,王行之也是個有學問的,但切記凡事不可盲聽盲從,別像你師兄一樣,好的沒學到,王行之那副不知天高地厚的牛脾氣倒是學了個十足!”

這簡直是無妄之災啊...李文柏餘光接收到顧文“稍安勿躁”的訊號,便幹脆低下頭做出受教的模樣不再言語。

一個吏部侍郎一個吏部侍中,反正都是吏部內的神仙打架,他一個小小的百姓沒必要摻和進去。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李文柏真正見識到了何謂頂級文人間的“唇槍舌戰”。

孫顯午步步緊逼字字如刀,長輩和上級的架子端的十足,顧文雖處於守方卻也見招拆招,態度謙卑,表面上虛心受教言語中卻半點不改,雙方引經據典互相炮轟,誰也沒讓誰佔著便宜,只把李文柏一個純粹的工科生看得目瞪口呆。

“罷了,早知你是個油鹽不進的性子,本官改日再來找王大人!”孫顯午一口嚥下濃茶,“敬元,別說本官沒提醒過你,剛過則易折,年輕人,做事還是謹慎點好!”

顧文恭謹低頭:“下官謹受教。”

孫顯午一口氣憋在喉間差點沒緩過來,怒而揮袖離去。

兩人言談間絲毫沒有避諱,李文柏在這段精彩絕倫的吵架中也大概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禁有些好奇:“師兄如此行事,他們為何還在好言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