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點了點頭,擔憂道:“如今整個西州的人,都看著大人手裡的田産。而大人卻不願講這些田産接濟給窮苦百姓,小的擔心……會被有心之人以為口實。”
李文柏知道李成的意思。自古以來,百姓以耕種為生,田地對於百姓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如今如此多的田産在他手裡,根本就如同一堆燙手的山芋,他若是一個貪官酷吏倒也罷了。可他偏偏百姓眼中的“青天大老爺”。
既然是青天大老爺,自然便是站在百姓這一邊的。查抄了這麼多的田産,怎麼可以不用來救濟窮苦百姓呢?
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百姓的想法是淳樸的,同時也是強盜思維。
不過這是這個時代人思想的侷限性,李文柏也不多解釋什麼。他不在乎暫時的惡評,只要最後交合縣富了,便沒人能說他什麼不是。
“放心吧。”李文柏看著李成,說道:“你以為我不分田,而是讓百姓買,是真的貪他們那點錢嗎?一畝田十兩銀子的市價,縣衙只賣二兩。這根本就是賤賣了。我當初能以工代賑,幫難民度過寒冬。如今就能照樣讓那些無田的百姓,攢到買田的錢。”
李成愣住了,他不知道李文柏還有這樣的想法。
“大人的意思是……還要僱他們……”
李文柏點頭。
“可是……城牆和道路都修完了,還能僱他們做什麼呢?”
李文柏笑了,“你忘了,我去歲臘月收購的草場地契?”
原本貼出的施五等人被查抄的財産處理方案,引起的風波還未消退。第二天一早,衙門裡又貼出了新的告示。
這次是一張以縣衙為名義,僱傭民工的告示。
和去年臘月的以工代賑不同,去年是幹活兒給吃的,這次是幹活兒直接給錢。
縣衙剛剛查抄了施五等人的家産,根本不差錢。昨天剛說要賣田,今天就給你活兒幹讓你賺錢,這裡面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告示裡的僱傭內容有兩個部分。
一是種草,二是開山。
種草是指種植蘆葦、龍須草,開山則是指開鑿北邊草場上的那座端山。
蘆葦、龍須草都是纖維含量很高的植物,雖然不能吃也不好看,但確實造紙所不可或缺的輔助材料。李文柏既然決定製造改良宣紙和普通書籍用紙,便必須提前種好這些必備的材料。
而那座端山,正是去年臘月,李文柏在草場上偶然發現的那座盛産端石的端山。這端山,還是他給起的名。端石,是製作後世負有盛名的端硯的主要原料。盡管端硯在這個時期還未出名,但李文柏相信,只要好好開發端山,製作出端硯,投入市場,便已定會驚起文人圈子的驚濤駭浪。
同時,改良宣紙的問世,必定也會引起文人用紙的大改革。宣紙成為富豪世家的奢侈品的時代,將會永遠過去。
李文柏是商賈出身,他深知,這個世上,有兩種人的購買力,是絕對不容小覷的。
一個是女人,一個就是讀書人。
畢竟,這是一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
聽說要種植蘆葦和龍須草,不禁都有些疑惑不解,交頭接耳起來,最後問道,“不知大人讓大家種植蘆葦和龍須草,是何用意?”
是用藥嗎?
可好像沒聽說蘆葦和龍須草有什麼藥用價值啊。
既然不能吃,又不能用藥,與野草無異,那種來做什麼?
這只有做出來,才能夠看得到成效,李文柏對著李二輕點頭。
李二瞬間明白自家大人眼神裡的意思,邁出幾個步子,大聲喊道:“哪來的這麼多問題?讓你們幹活兒就幹,又不會短了你們的工錢。若是不願意,縣尊大人也不強求。且自退去。”
反正給銀子就成,百姓也就不再多問。
見百姓們都沒什麼要說的了,李二在李文柏的示意下,帶著衙役兄弟們,在縣衙門口,東西兩個城門口,都擺了一個登記處。但凡有想報名的,都可以來登記。三天後,便可以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