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百戶豔福不淺吶

第147章 百戶豔福不淺吶

一問才知道,原來周疏寧還在北郊廠房。

長孫清明便騎上照夜白,朝北郊廠房的方向跑去。

一進廠房便看到廠房內燈火通明,人頭攢動,篝火和燈籠照亮了整個廠區。

長孫清明皺眉,心道這是在玩兒什麼鬼把戲?

他知道自家戀侶向來想法多,今日定也有他意想不到的安排。

長孫清明沒有直接去找周疏寧,而是在外圍圍觀了一下。

他發現這些人好像在泡小麥,難道他們是要磨麵粉?

看了半天,才發現他們是在發小麥芽,一層一層的摞到了一個架子上,足有兩米高的架子摞了好幾層。

長孫清明好奇的問旁邊的百姓:“老伯,這是在做什麼?”

那位老伯答道:“太子妃殿下在教我們做麥芽糖,說是學會了比賣豆腐賺錢。下午還教我們做發面饅頭和手擀麵,讓我們學著做點小生意。可以先在這邊預支麵粉和做生意的工具,再每個月按……按那個什麼……”

旁邊有人插了一句嘴:“按揭,我們簽了一個合同,白給我們做生意的工具和一百斤麵粉,賺了錢每個月還五十文。但是殿下要求我們每個村子裡不能超過兩家同樣的店鋪,每條街市也僅能有一家,要保障……哦,市場平衡。”

聽了兩名百姓的話,長孫清明的唇角又勾了起來,問道:“這位太子妃殿下難道想做大善人不成?怎麼還白給東西讓你們做生意?”

兩人不認同的說道:“不要這樣說我們殿下,她不是什麼大善人,她是觀世音菩薩的轉世。”

另一人說道:“殿下說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我們學會養活自己,才能在這北疆安身立命。”

北疆雖貧瘠,但往來行商的胡人特別多,做些小生意餬口倒也不難。

難的是無法開始,尤其是這些流放而來的犯人,處處受排擠擠兌,連要飯都被當地乞丐劃了地盤。

周疏寧給他們做生意的機會,倒也不是白給,一個小攤子的成本是一兩銀子左右,他們每個月還五十文,還個一年多便能還清了。

上面也寫了懲罰措施,比如當月沒有還清按揭最多可延遲一個月再還,如果企圖貪小便宜拿著東西變賣跑路的將會被寧安字號永久性拉黑。

往後盈利了,每年會收百分之十的利潤,根據個人盈收情況主動上繳。

目測來的百姓有兩三百之多,一部分學做麥芽糖,一部分學做饅頭,一部分學做面條,還有一部分則想留在寧安號做工。

這些人全是陳老伯下午的時候回跑馬郡找來的,周疏寧也是沒想到,陳老伯做事竟然那麼利落。

人之本性還是善良的,大家都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樣。

高臺之上,周疏寧發表了他的最後講話:“北郊這邊有一個粥棚,只對寧安字號的員工和合約商開放。如果大家沒時間做飯或者實在囊中羞澀,都可以去粥棚湊合吃一頓簡餐。”

所謂簡餐,對這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來說也是不錯的精細糧了。

基本配置就是一碗雜糧粥,一個煮土豆,加一小碟醃鹹菜。

周疏寧說完,眾百姓便在下面歡呼感謝,直到大家的呼聲結束了,周疏寧才道:“好了,大家可以散了。門口的何四姐會帶人每人給大家發一套工作服,憑大家手上的勞動合同或者合作商合同來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