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八章·斷橋殘雪·86

翊勳在明州召見了各國在港商船的船長和洋商們,又在遠舶司主官袁文泰的陪同下親自考察了幾艘不同國家的商船,也著實忙碌了好幾天。十一月底一場冬雨下來,翊勳受了風寒,雖然不算很嚴重,可還是把蕭遠山緊張的要命。

這天,翊勳吃了藥便躺下發汗,一覺起來卻瞧見蕭遠山在對面椅子上抹眼淚,哭笑不得的說:“你個大老爺們兒,怎麼弄的跟個怨婦似的哭起鼻子來了?”

“主子您醒了?”蕭遠山見自己丟了人,忙扭頭擦了擦眼淚才走到翊勳的床前跪下說:“主子,我是覺得……覺得沒照顧好您,才來明州幾天就病倒了……我不知道該怎麼給福晉交代……”

“遠山吶,你跟著我幾年了?”

“從西北開始算,今年正好十六個年頭。”

翊勳披著衣服坐起來,嘆了口氣,笑著看看蕭遠山說:“十多年了,到現在也沒給你成個家……是不是覺得委屈啦?”

“您這是什麼話!”蕭遠山一下子漲紅了臉,差點兒從地上蹦起來:“我蕭遠山早就立誓終身不娶、一心一意服侍主子了,什麼時候起過一絲一毫委屈的念頭,必然不得好死……”

“你嚷嚷什麼?”

“您說我委屈,我才覺得委屈呢……”

“好了好了,也不是我說你,你又不是太監,幹嘛發什麼終身不娶的願?就算是家生子的奴才,主子還得給指婚呢!”

“您可是親口說過,我還是漢軍籍,不算您的包衣……”蕭遠山嘟囔著轉身去給翊勳端茶。

“對嘛,誰見過敢這麼著咯咯的笑了起來。“去把德杞叫來,我要見見傳說中遠舶司記名的商戶們!”

遠舶司環境幽靜的二堂院子裡人頭攢動著,翊勳一身官服坐在堂上,下手邊側座上坐著德杞和遠舶司主官、正白旗包衣袁文泰。翊勳先是依次翻了翻案上準備好的名冊,發現除了三五個籍貫在直隸、盛京的外,絕大多數都是閩浙人,他笑著問對袁文泰說:“明州遠舶司登記的遠洋商戶一共有多少?”

“回裕親王,遠洋船戶有23戶,他國遠洋船戶17戶,其中來自東洋的有11戶,西洋的6戶。我朝的貿易商戶一共戶。”

“嗯,在港的外國客商倒是也都見了,我看他們對稅額的釐定也沒有很大的異議……本國的商戶、船戶都是本地的麼?”

“回裕親王,船戶裡本地的多些,商戶中只有12戶是本地的,餘下的都是其它省府州縣的籍貫,比如有蒙古紮薩克的羊毛商戶,還有江西的瓷器商戶和安徽、湖南、湖北甚至四川的茶戶等等。”

翊勳聽了點點頭:“袁大人,按說內務府的事兒本來與我無關,只是因涉及到遠洋船稅的事情,本王又不得不問問,你這些商戶裡有多少是記名在內務府的包衣?”

“回裕親王,您是領議政王大臣,是朝廷的總理王大臣,天下的事務自然該您管。明州遠舶司有內務府包衣籍船戶18戶,內務府包衣籍商戶23戶,不過,這個計數是分別記錄的,比如誠安平商號就是既有遠洋大船又做貿易生意。”

“嗯,好。”翊勳不動聲色的繼續翻看著名冊:“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調整稅額的話,影響的範圍也沒有很大咯?”

“回裕親王,奴才以為船稅是遠舶司要務,雖然內府的皇商們不受地方節制……額,您似乎也該讓他們也聽聽朝廷的新章程……”

“嗯,有道理!”翊勳說著,將船戶的名冊拿在手裡,對差役說:“傳內務府正黃旗包衣人宋明禮進來回話。”

功夫不大,一個中年男子跟著差役進了二堂,施禮畢恭恭敬敬的遞上自己的履歷,翊勳開啟跟登記的內容略微核對了一下,並無出入,於是問道:“你是正黃旗包衣人,籍貫何處?作何營生?”

這人操著一口濃鬱的川東方言回道:“回王爺的話,奴才宋明禮,籍貫重慶府奉節縣。以行長江水運舟船為業。”

翊勳仔細打量了他一會兒,又問:“你是何時因何入包衣旗籍的?”

“回王爺的話,奴才是天澤十二年自願帶産業投旗的。”

“天澤十二年?”翊勳說著瞥了一眼坐在一邊的袁文泰,繼續問:“你所在哪個佐領?”

那宋明禮略沉吟了一會兒,回道:“奴才是在荊州駐防上投旗的,額,並無包衣佐領管轄,請王爺明鑒……”

還沒等翊勳開口,袁文泰欠身離坐躬身說:“稟裕親王,宋明禮本為長江上行船商人,天澤十二年因荊州駐防急需轉運兵械招募船隻,故而自願帶所有艨艟大船8艘、行江快船30艘投旗,被駐防將軍入於正黃旗包衣籍,但因並不曾親自去京師旗衙門辦理文書手續,所以還不曾正式編成佐領。”

翊勳見他這樣急著替宋明禮辯白,也就沒再說什麼,只點頭道:“哦,這樣啊……那你是孤身投旗還是舉家投旗啊?”

“奴才家眷現在荊州駐防營居住……”

“saha,si 101nove.i知道了,你退出去吧)!”翊勳說罷再抬頭看時,見他依舊跪在下面,便又說了聲:“tuci出去)。”袁文泰見狀忙對宋明禮擺手道:“還不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