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是用拍主角的方式去拍”
淩穗歲查了於家興的資料,發現他在參加綜藝走紅後,演藝經歷有過斷檔。
那頓時間他完全沒有在公眾面前出現,也不更新任何社交平臺動態,和被雪藏了沒有區別。
他的粉絲鬧過,尋找過,最後絕大部分人都認為他應該是直接退圈了。於家興走紅時間不長,再加上沒有大粉寫小作文洗腦散粉,粉絲們也就慢慢忘記他這個人了。
不過,雖說想在內娛長紅很難,但只要是有過姓名的演員,如果不挑角色,不在意待遇,什麼配角都願意演,那肯定還是能找到工作的。
於家興再次複出,是從影視劇的十幾番配角開始做起的。這種配角的戲份少到混不上官宣的“主演名單”,片頭沒有他的名字,只能在片尾滾動出現。
雖然都是配角,但他進組的頻率特別高,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都用不著經紀人,哪個劇組臨時缺演員,一通電話就能把他叫來。
淩穗歲估計,他就是靠這樣一點點積累起了人脈,再加上以前就有些老前輩看好他,所以他這次也會出現在選角名單裡。
畢竟這還沒到試鏡,也沒人幫他說好話,把他的簡歷放在顯眼位置什麼的。可見,別人願意提供給他的人情比較有限。
淩穗歲猶豫一會,把他的資料放在了透過的那一摞。
其實她不知道他現在演技如何,但她有點想見他一面。按照她過去的猜測,他是那種無法完成系統任務的宿主,她很好奇他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也想知道如果系統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又會對宿主做什麼。
試鏡前後共一個星期,場地和時間都比較靈活。畢竟來參加試鏡的演員大小也算是“明星”,想把他們湊到同一天很難,也不能讓人家從早等到晚啊。
很多人以為選角全過程都由總導演拍板,實際上很多劇組都有專門的選角導演。藤正德不會親自選每個角色,除非靈光一閃想到某某某。在通常情況下,他能管到前四番,都算是很認真了。
淩穗歲也不打算多管,凡事親力親為的結果是自己累死,手下的打工人也沒有發揮立功的機會。
作為監制,她其實也不需要出席每天的試鏡。按照圈內的習慣,她可以在七天裡挑個兩三天,再把自己比較欣賞的演員安排到這天就行了。
如果有特別優秀的漏網之魚,別人會通知她,如果沒優秀到這種程度,或者因種種原因她沒得到訊息,那就有點遺憾了。
娛樂圈,首先你得進入被別人認可的圈子啊。
但淩穗歲不打算這麼搞,反正她現在沒事,就實打實地盯了七天。幾乎每個來試鏡主角的演員,都在她面前做過自我介紹,也向她展示過,被她提問過。
她其實是期盼著有“意料之外”的好苗子出現,能讓她感覺自己的全勤付出是值得的,但事實證明,這種“習慣”能流傳這麼多年,就已經說明冷門選手成為黑馬的機率非常非常小。
好吧,淩穗歲只能安慰自己,這說明她的準備工作做得特別好,初篩看人就很準。
但如果下次還有這種公開選角,她應該還是會每天到場吧。
因為來試鏡的演員都領到了表演片段和角色性格介紹,倒是沒人問出“主角到底是男是女”的蠢問題。如果劇本沒有規定,那就是演員性別決定角色性別,按自己能處理好的風格去演唄。
綜合來看,打戲最好的是林雅涵,文戲表現最佳的是趙纖凝,還有一個被淩穗歲列入可以重點考察的演員名單,但對方發揮情況比她印象中好很多的人,荊心怡。
說實話,她的打戲和文戲都略遜前面兩位,但在所有演員裡也能排前五。她最大的優勢在於,她身上的氣質和藤正德想要的主角非常貼合。
藤正德:“看她那雙眼睛我就知道,只要給她一個機會,她會抓住所有東西往上爬。我拍戲這麼多年,比她精神核心更強大的演員沒幾個,她未來肯定會有一番大事業。”
淩穗歲問他:“你覺得她能演昭明嗎?”
昭明是主角的名字,藤正德曾經說過,如果是男演員就叫昭明,女演員就叫昭昭,但淩穗歲不同意。
昭明這名字很好,女生怎麼就不能叫昭明瞭?雖然昭昭也很聽,淩穗歲自己的名字也是同音版本的abb,疊詞不代表什麼,但男女區別對待可不行,怎麼不讓男生叫明明啊。
藤正德在這種事上拗不過她,昭明就昭明吧。
他也知道淩穗歲特別希望是女演員來當主角,但他考慮片刻,還是說:“這個荊心怡,還有林雅涵,趙纖凝,其實都很不錯……”
聽他拉著長音,淩穗歲就知道後面要接個“但是”了。
果然——“但是,如果女演員要表現出昭明永不服輸,把所有挫折都當成墊腳石的性格,就要表現得比較鋒利,荊心怡就很鋒利,她一看就很強勢。這種演員啊,在她的演技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你讓她演柔弱女子,旁觀者都會覺得她不是好惹的。”
“這種特色太鮮明瞭,肯定會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她又不像你這麼有票房號召力。但如果用男演員,在氣勢上就可以稍微內斂一些,因為觀眾本來就對男性主角承載著類似的期盼。”
男性追求成功,似乎天經地義;女性中追求成功的那部分,總是要被冠上“女強人”等標簽,盡可能地和普通女性做分割。
“功夫並不是什麼熱門題材,為了追求商業電影的最大公約數,我們要在其中地方彌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