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85 小王爺是誰?

清源真人面色亦有些悽然,俯身將他挽起,他卻跪伏不動,“師父,弟子雖再不得以長極子弟自居,卻當為師門再盡最後一分綿薄微力,無論成敗逆鈍,但求師父勿以弟子為念,恕弟子不孝。”言罷,觀止又磕了三個頭。

清源真人知他心意,喝道:“觀止,不可!”

觀止卻道:“師父,我已非長極弟子,自然可以不從教主之令。”

清源真人的聲音有些嚴厲:“你若還當我是你師父,便與元貞一併退下!”

觀止俯首道:“師父,恕難從命。”再次磕頭,方才起身,卻面向墨黎說道:“墨黎,我有一事相求,但願你可應允。”

墨黎咬著唇,勉力笑問:“我若不允呢?”

觀止道:“恩師授業之德,再造之恩,非死不能報答,可是此事非關我一人,你我既結血契,則休慼與共,我斷不可為全己之義,而置你之性命於不顧。所以我斗膽相求,請你準我代恩師入誅仙陣,以償恩德。”

墨黎歪著頭道:“墨黎本就是主人的奴僕,自當任主人驅馳。”

觀止搖頭,“我說過,我從未當你是奴僕,你是我的……朋友。”

觀止待人甚是謙和冷漠,拒人千里,可是對墨黎卻是一貫專橫霸道,墨黎在七劫殿的十年,觀止待他甚為嚴苛,從來由不得墨黎半分自由。可是,墨黎就是知道,觀止從未以己為奴,真正需擔當時,觀止從來都是尊重墨黎的。便如此刻這般,以觀止為人,寧願一死,也絕不能眼見恩師履險,死在自己面前,可是如此性命攸關,他卻選擇遵從墨黎之願。

墨黎的鼻子有一點點酸,可他還是笑道:“胡說,哪裡有非要跟朋友定血契的?”

觀止垂目不語,卻是神情肅然。

觀止震驚了。當年他與墨黎定下血契時,從未妄想過以之加持法力,他只求墨黎活著,免於危厄。他亦曾見墨黎,寧願死於誅仙陣,亦不肯說出身為靈識之事。可是此刻,墨黎跪在他腳下,懇求他以之加持法術。

墨黎的眉眼依舊彎彎,“主人,七十二上仙的誅仙陣,乃天下陣法之極也,墨黎亦無把握你我能全身而退,若終是劫數在即,墨黎寧願慷慨赴死,絕不束手待斃。墨黎曾立下毒誓,此生再不與人加持法術,可是,如果那個人是您,我願意。”

他抬手揪住觀止道袍下襟,眼睛卻望向了一旁的清源真人和元貞聖母,“主人,掌教真人及元貞尊者今日之劫,皆因墨黎而起,早知今日,主人當初是否還會收墨黎為奴?”

觀止那止水般的雙眸終於微微顫了顫,他柔聲道:“無論今日抑或十年前,我都願與你共死。”

墨黎怦然心動,眼睛突然酸酸的,他勉力壓下聲音的抖動,說道:“可是,墨黎更願與主人同生。”言罷,一道金光耀得在場諸人無不緊閉雙目,再睜開眼睛時,觀止身前的墨黎便不見了蹤影,而他周身縈繞著一縷淡淡的光蘊。

觀止亦不覺有異,可匣中寶劍卻錚錚而動,殺氣肅然。

誅仙陣主位上的凌空子亦是心潮澎湃,他一生見識過不少靈識,也曾多次以靈識修煉提高進境,卻從未見過這般可以將本體一併化為靈氣的,這便是曾補天浴日的血月之靈麼?

誅仙陣霞光萬丈,仙氣逼人,崑崙山八百里為之震動。

觀止並未如眾人所想一般,選擇一個陣位入陣,而是騰身而起,破空而下,從陣眼的乾位衝入,登時華光漫天,崑崙山底亮如白晝。

不僅守陣的七十二上仙大驚,圍觀眾人也是紛紛喟嘆,觀止平素少言寡語,恭謹謙和,卻不想竟是如此膽大。天下凡先天八卦陣法,無不以乾位為陣眼,坤位相輔,因此入陣者無不躲著這兩個陣位。可觀止卻反其道而行之,竟然直取陣眼。

誅仙陣既為仙人所設,即便有誅仙斬魔之能,亦是正氣沛然,不見殺氣。

觀止落在陣眼處,之間四周雲霧繚繞,不見任何人蹤影,便知陣眼處設了易幻之鏡。他祭出佩劍,但見原本青霜般的寶劍,其上隱隱泛著金光,高亢四溢,宛如待飛一般。觀止凝神,在劍上感受到那絲熟悉的鮮血的氣息,是墨黎。

觀止緊握寶劍,心靜澄明,再無他想,漸漸的感受到七十二上仙所在的位置,卻也感受到手中寶劍傳來的淡淡不屑之情——這誅仙陣乃是仙門前輩依《易》之八卦所設,乃是先周以降,仙門陣法之魁首。可是墨黎身歷巫法昌盛之商代,更兼《歸藏》之能,如何能將周文王所創八卦放在眼裡?

似乎不需要觀止自己尋找,手中的寶劍便將他引向了陣主所在之位。

觀止張開如電雙目,“凌空子前輩!”正對上凌空子那寫滿驚詫的目光。

萬沒料到,觀止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突破了易幻之鏡,分辨出了八卦的方位,輕而易舉的找到了自己,他甚至沒有多走任何一步,哪怕多一個轉身,他們七十二上仙費勁心力所創下的易幻之鏡,於觀止,彷彿就是回他七劫殿的山間小路一般,沒有半分波折,隨隨便便的就找到了正確的路。這簡直就是對他們七十二人的嘲諷!

凌空子平息心中的不平,暗暗想著,不過是個幻境而已,本來沒想過就這樣困住這位長極教的第一人,不可因此失了銳氣,當即溫然笑道:“果然是觀止仙翁,仙力之強術法之高,貧道自嘆弗如。怕是普天之下,除了誅仙陣,再無可纓仙翁鋒芒者!”

乾位陡然仙氣大作,九位守陣的上仙同時作法,而觀止所感受到的壓迫感豈止區區九人?這就是誅仙陣的神威所在了。

電光四作,雷閃轟鳴。陣外眾人只能看到誅仙陣四遭的閃耀奪目的光華,卻不知陣內如何緊張激烈,七十三人皆是性命懸於須臾。但見電閃雷鳴,便知觀止已然尋到陣眼,這分明就是雙方法力之碰撞!只是,此刻觀止一人獨面的不僅是這七十二位上仙千年的修為,而是誅仙陣八卦變相融合陰陽而激發的無盡力量。清源真人和元貞聖母神色悽然,這一戰,觀止怕是難以全身而退,他,最終還是不能安然渡過命中的七劫。

誅仙陣中,凌空子等玄一教七十一上仙及北溟真人雖然都未盡全力,可是一個個早已駭然,能以一己之力進入誅仙陣,尋找到陣眼,並將之牽制,絲毫不落下風,這分明就是上古天神,仙中至聖才能有的功力,這觀止仙翁,修行才堪堪八百年,如何便有這等鬼神莫測之能?此刻他們尚未感受到那個附著在他劍上的血月之靈的靈力,一旦這二人出盡全力,怕是他們身在誅仙陣,也不能保證各個全身而退。

不過凌空子畢竟為仙界見識最廣博的仙人,當此之勢,他依舊鎮定如恆,飛揚著拂塵,祭出法器,轉動了整個誅仙陣。

先天八卦,顛倒陰陽!

巨大的仙力漩渦般凝結在一起,旋轉、逼近,頃刻間幾乎淹沒了觀止。觀止屏氣凝神,慢慢的悄然散開自身的仙力,將自己和墨黎穩妥的保護起來。

然而,七十二上仙之力牽動的誅仙陣,觀止頃刻之間也無法尋找到破陣所在,可是自身仙力的潰散他還是能清晰的感受到。

其實,觀止早就窺察到,這誅仙陣中最薄弱的一位乃是東北方的艮位,因此位原本的主位乃是道霞子,而今道霞子喪命,代替他的北溟真人,一則修為不及道霞子,二則他原本的功法修為偏向於陽,根本與艮位相沖。觀止大可以放手一搏,以自身強大的修為,突破艮位,這樣誅仙陣則再不能流轉,之後再一個陣位一個陣位的擊破,即令是誅仙斬魔的陣法,亦非無法可解。

可是如此一來,必將多有損傷,觀止甘冒生命之險進入誅仙陣,為的就是化解玄一教與長極教的恩怨,也是為墨黎給各大門派一個交代,若要因此殺生,豈不是舊恨未了又填新仇?因此觀止才會從一開始便冒了風險從陣眼乾位直接破陣而入,此刻又寧願在陣中無限的損耗仙力,固執的偏要找尋到乾位再破陣而出。

附在劍上的墨黎如何不知道觀止的心思,可是此刻他既已附身,便一切都只能聽從觀止,心中苦笑,卻隱隱有些不安——適才他為救奇奇,連破各派二十四道封印,又召喚了整個崑崙山的靈識靈獸,靈力損耗實在過多,因此,他雖然隨觀止入陣,清晰的感受著觀止仙力的流失,仍是幾乎封閉了自身的靈力,不肯輕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