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別在那沾沾自喜的!看見榜單上的這些名字了沒?現在他們還留在我們青訓體系裡的不超過四分之一!”
可能是覺得剛才的做法會有損自己在束龍眼裡的說一不二的形象,馬爾科當下採取的戰術應該算作是殺雞儆猴。
“第二名的這個阿爾本,他以前作為紅牛青訓的時候還贏過Max,但前兩年也因為初級方程式跑的太爛被我掃地出門了。”
當時的阿爾本也是也是剛從卡丁車升上初級方程式的第一年,車隊整體糟糕的表現也是阿爾本狀態掙扎的原因之一,但就是這樣馬爾科也不願意給他第二年的機會。
而和阿爾本不一樣的是,曾經輸給過阿爾本的維斯塔潘就是因為在F3裡統治級的表現,才被馬爾科博士力排眾議地簽了下來,並且連F2都沒有跑過直接就給了一個小紅牛的正式車手席位。
束龍有些啞然。
來之前他還專門翻梯子出來看看紅牛青訓在外網的風評,除了公認的機會多,殘酷和不講道理也是紅牛青訓在外人眼裡最顯著的兩個標籤。
現在看起來,傳聞這東西不僅不是空穴來風,倒不如說不知詳情的傳聞其實已經稀釋了很多紅牛體系內殘酷的現狀了。
這玩意兒主打一個廣撒網,然後選擇性捕撈。
確實是比其他車隊捨得下本錢,但簽了一大堆青訓車手之後,只要成長的速度不達標直接就踢,其實也沒多出多少成本出來。
除了開除,也有很多年輕的車手就是因為受不了馬爾科的PUA,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又看不到晉升的希望,往往堅持不到最後便自行選擇了離開。
所以之前才說束龍在卡丁車賽事的時間緊迫。
等歲數上去之後,隨著身體的發育,大齡車手和年輕的小車手們對比起來除了經驗可以說是全無優勢,圍場不會在意你比人家重了幾十斤,人家只會看到有人跑了幾年還一年不如一年。
所謂的潛力就是這樣被透支的,無數人在不知不覺間就被無形地判處了賽車生涯的死刑。
有一點束龍沒注意到的是,這種僅僅只是卡丁車單人測試就直接包場賽道的待遇,哪怕是在千金一擲的紅牛青訓裡都算是極少數。
而從束龍報到開始,身為堂堂大人物的馬爾科幾乎是全程在現場跟進束龍的進度,足以看出對方的重視。
馬爾科給束龍明年安排的計劃就是單座方程式。
哪怕即便是卡丁車的賽事經驗,束龍相較於其他那些同期的車手們來說也可以說得上十分薄弱,但在馬爾科博士的觀念裡像束龍這樣的天才完全沒有必要繼續在卡丁車的比賽裡蹉跎時光。
對此束龍自己也是舉雙手贊成,他的發育期來的太及時了,明年就轉入方程式的話,體重的增長帶給他的劣勢就不會有那麼明顯。
第一天只是象徵意義地測試了一下卡丁車,確保束龍沒有因為幾個月前的那次事故受傷導致狀態下滑,才下午束龍就被馬爾科扔給了F4培訓部門,任務是在明天之前完全記住F4賽車駕駛的要點。
包括方向盤上各個按鈕的作用,設定的調整所能起到的效果等等。
內容的量很大,但對於【過目不忘】全開的束龍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他要做的就是坐在駕駛艙裡稍微習慣一下調整方向盤的肌肉記憶,免得明天手忙腳亂的容易讓駕駛出岔子。
第二天相同的地點,與昨天只有兩個卡丁車工程師以備不時之需的規格完全不同,今天足足有十二個人的技師團隊在P房預備著。
裡面還有一輛碳纖維底色的方程式賽車,只不過在車身的表面象徵性地噴塗了紅色的紅牛標誌。
“看見旁邊那架運輸車了嗎?你今天的表現將決定最後會從裡面開出多少件驚喜。”
馬爾科今天身邊還站著一男一女兩個中年陌生人,像是什麼惡趣味似的,在見到束龍的第一時間他就開口問道:
“第一個問題,他們倆叫什麼名字?”
“我不知道,而且我覺得Max這一次應該也不會知道。”
束龍用他時刻警惕著的【過目不忘】發誓,這兩天他既沒有見過這兩人,現在他們身上也絕對沒有發現任何可以暗示對方身份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