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節 智鬥師爺

隨後餘瑾姑娘落落大方,儀態萬千的撂起衣襟,飄逸如仙,泰然自若的給皇後行禮問安,幽幽細語說聲:

“民女耶律餘瑾給皇後請安,祝您安康長壽,鴻福齊天。”

齊天皇後聽了姑娘問候心裡抒懷韻貼,豁然開朗,因為她就喜歡聽這‘齊天’二字。

皇後下令丫鬟說:“攙扶餘瑾姑娘落座。”

下人備上茶點果品,皇後讓客人喝茶,吃點心,她平易待人,直言不諱的對耶律世義說:

“拋開皇後兩個字,浞蔔是我弟弟,我們都是親屬,要暢所欲言,我聽浞蔔介紹過,你是耶律孝忠之子。你父因受前朝奸臣陷害,慘遭迫害,家破人亡,避難流亡,流離失所。過了多年磨難困境的生活,苦了你父女二人了。後來朝廷給您父親昭雪,叫你接父官職,而被你拒絕。你要完成你的意願,人各有志,我理解。我很贊揚你的堅忍不拔,剛毅的性格,你是位有骨氣的硬漢子。受我敬之。”

耶律世義聽到皇後牽掛和誇耀自己,便情不自禁的說:“感謝皇後對我父女的關心與牽掛。”

齊天皇後說:“是的,當今我大遼朝廷奸臣擋道,阻擋皇權。我希望當世有志之士,能出來協助朝廷驅除那些佞臣,永保大遼江山。”

遼自建國以來,始終存在著爭奪皇權的鬥爭。這些鬥爭實質是奴隸制與封建制、契丹文化與漢文化兩種制度和兩種文化的較量。在朝廷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後族與皇族爭奪皇位的趨勢。聖宗幼年稱帝,在母親承天皇太後蕭綽垂簾聽政,改革前朝奴隸制,變為封建制。模仿大宋朝制,大膽採用漢人當官,學習漢文化。學漢人耕田,發展經濟。聖宗獨掌皇權時,原配夫人齊天皇後支援改革變政,遼政權得到鞏固發展,使遼朝向前發展一步,大遼鼎盛幾十年。聖宗後期朝廷形成勢不兩立的二大派別;一邊是以齊天皇後、蕭浞蔔、蕭匹敵為首的改革派。另一邊是以欽袁皇後、於其弟北院宰相蕭孝先、樞密使蕭孝惠,為保守派。這些佞臣為了爭奪皇位,發生了一場生死搏鬥,這是後話。

蕭浞蔔深知姐姐在朝廷的處境,想要納賢一批有才智的漢人,充實自己的權力。齊天後聽弟弟蕭浞蔔講餘瑾姑娘才華超群。倍感興趣,特意安排會見她。試探一下她的文才。

“餘瑾姑娘你經師讀過什麼學?”皇後兩眼漂著這位姑娘俊俏的面孔,微笑的問道。

“我沒有上過私塾,幼年母親教我認字,母親去世後,父親教我寫字讀書。十歲後我舅舅指教我幾年學古文,讀四書五經。”

“聽說你看過許多書籍嗎?”

“我家祖傳的書我都看過。”

“傳說你能一目雙行,過目不忘嗎?”

“皇後誇獎了,我沒有那樣神奇。”

餘瑾兩腮微紅,用手捂著前顎嫣然一笑,不好意識的回答。

還是蕭浞蔔嘴快說:“拿一篇漢字信件叫她試一下。”

皇後吩咐丫環取一張宋國公文,交給餘瑾姑娘。餘瑾接過字簡,上下瞄視幾下。竟有三百多字的簡文,她竟然一字不錯的背誦下來。此刻宮內響起一片鼓掌叫好。皇後眉開眼笑的贊口不絕說:

“果真名不虛傳,世上確有能人,是我大遼難得之人才。天助我也。”

皇後又派人請來一位漢師學士,是皇後從十六州選拔出來一位學識淵博的漢官,專教自己和太子學習漢文化的教師爺

這位師爺邁進宮門,他有五十開外,中等身材。頭戴青布方鬥帽,身穿黑色過膝長衫。菱形青白臉,一雙豆莢眼看人惻目斜視。他的眼光陰鷙而森冷,一眼看出他是一位空素自大,刁鑽古怪,目空一切的老秀才。他左手拿本書,右臂夾著一把扇子。

師爺叩拜皇後之後,被皇後召見面前。小聲對漢師囑咐幾句,然後他鄭重的說:

“我把師爺請來,是於餘瑾姑娘作詩,對‘對聯’,試探一下餘瑾姑娘的學識才華。”

餘瑾聽完皇後的話,立刻站起來,虛心謙卑的說:

“陛下!民女才疏學淺,唐詩宋詞我只會讀,不慎懂得詩詞韻律,何能談上創作呢?,師爺才高八鬥,草民怎能於師爺比試呢?”

父親耶律世義也為女兒解脫說話:“我女兒沒有經師指點,作不出好詩句,叫眾人恥笑,我看還是勉了吧!”

皇後笑道:“不會為難姑娘。”她示意師爺說:

“簡單一點,試探一下她的學實才能就行了。”

“作副對聯吧!二人相互對作。”蕭浞蔔嘴快,搶先出主義,他知道餘瑾有作對聯的功底。

此刻那位師爺沾沾自喜,意忘形行,他極其藐視這位十幾歲的丫頭,視如敝屣。目無餘子,他心裡想:眼前這位姑娘容貌雖然長的俊俏,但是她內腹豈能有什麼文才?只不過讀過幾本書而已。不值一比。師爺高傲狂妄的說:

“知己知彼而自明,你乃為年幼之,輩為晚也,我不難乎於你,詩詞不表,只出對聯於你,吾出上聯,你對下聯。”他含沙射影的說。

師爺自語:“你還敢與我比試。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

餘瑾說:“本人才疏學淺,可能對的句不工整,字不嚴禁,現醜了,請眾人諒解。老師請吧!”

餘瑾從容的環顧眾人,向那位師爺示意。她看得出這位漢師沒把自己瞧在眼裡,這回叫你認識認識我。

“姑娘你聽好,我的上聯是:‘任事者必以實學,’請姑娘對下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