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王們從不強求每一個宇宙的人族,都要跟他們一樣。外在的需要繁華、多姿多彩。只要能堅持著人族立族的根基——那些昂揚的、向上的、奮鬥的、不屈的,和諧的競爭和永恆的希望,一次次的超越自我。
那才是人族的根。
所以一定的引導和更多的放養,才是人王的態度。
套上枷鎖是不正確的,給予更多的自主的發展,讓所有的人的智慧得到更充分的發揮,讓人族的文明千姿百態、繁花似錦,各自之間有借鑑,有融合,卻也有各自的特色。
那才是最好的人族,最具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人族。
人之一字的大一統,說的不是什麼都要一樣。說的是在遵循人族的根的前提下,各自的良好發展。
不須質疑人王們的眼光——他們擁有永恆的壽命,但並非食古不化的老古董;他們遵循大道自然的發展規律,本身就是發展的、是與時俱進的。
正如先賢們著的《易》,便從根本上闡明瞭發展的道理。變化,發展,與時俱進,這才是永恆的。
所以凡人們往往不能夠理解那些更高層次的存在的心——他們以己度人,覺得就像凡人一樣,老了也會變古董,會食古不化,會成為阻礙進步的荊棘。
實際上,這些超越的存在,他們本身就是與道同在,隨道演變的。本身就是遵循著一切變化的。
難道站在更高處的,與道同存的偉大存在,眼光還不及小水窪裡的細菌麼?
那些擔心著被後輩取代的,各種亂七八糟的心思的,仍侷限於凡人的爭權奪利的,都不是真正的偉大存在。仍然是小水窪裡的蜉蝣,不值一提。
——境界這麼低劣,本身就無法成為超越的偉大存在。
伏羲如果擔心被超越,被取代,那麼赤帝和黃帝,那些強大的驚天動地的人族先輩們,又是從何而來?
人族如果擔心被超越,被取代,那麼,還何必要擴大人之一字的範疇,把其他的所有生靈都包容進來呢?豈不是把自己的底洩了,給其他族類學習、超越人族的機會嗎?
只要心是向上的,便不會往下看。
奔跑中的選手們,只能往前看,而不會停下來轉身往後看。
超越的,永遠不是旁的,而是自身。只有一次次的超越自我,才是最美好的發展和進步。
領袖們的眼光必定要高,必定要遠。如果看的不夠遠,立意不夠高,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內卷之中,徹底消亡。
不是說大同世界便不需要領袖。相反,大同世界對領袖的需求更高——好的領袖,才能保持大同世界的昂揚向上,引導公民的自我超越。
而低劣淺薄的領袖,只會破壞大同世界的真意。
生靈都是有惰性的,任何的生靈,都不是絕對完美的。即便是天人,生來便有德行的,也不是完美的。
完美,是要在變化之中,無限的、無休止的,趨向於更好,一次次的超越的,那才是完美。
一旦沒有了足夠優秀的領袖的指引,便是大同世界,也會內卷、墮落。因為任何生靈,都需要時時刻刻與自身的劣根性作鬥爭。而大多數的生靈,作為社會的一員,是盲從的。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