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一章 識時務者

見那馬耳如撇竹,眼如鳥目,龍脊、麟腹、虎胸,尾如垂帚。

頭骨稜角成就,前看、後看、側看,但見骨側狹,見皮薄露,鼻衡柱側,高低額欲伏,臺骨分明,分段俱起,視盼欲遠,精神體氣高爽。

禁不住心喜,他上前撫摸了幾下棗紅馬的馬頭,仔細觀察它的牙口、行止。

立蹄攢聚,行止循良,走驟輕躁,毛鬣輕潤,喘息均細,擎頭如鷹,龍頭高舉而遠望,淫視而遠聽。

前看如雞鳴,後看如蹲虎,立如獅子,可闢兵萬里。

胸臆欲闊,胸前三臺骨欲起,分段分明,鬣欲高,頭欲方,目欲大,而光脊欲強壯有力,腹脅欲張,四下欲長。

耳欲緊小,小即耐勞。目大膽,大膽則不驚。鼻欲大,鼻大則肺大,肺大則能走。

這樣的良馬,不知道甄家如何弄到手的?是在漢軍營買到的,還是從草原上異族手裡交易的?

於是,他相馬完成了並開始主動問價。

馬市主事打量了一眼蹇碩,又小心翼翼地探頭看了一眼站不遠處的家主,報了個比較合適的價格。

“二十六萬錢!”

報完後,他小心解釋道:“這是從草原上南匈奴那裡交易過來的牡馬,且是善戰的良馬!”

“鄙人不說這匹馬可以日行千里的大話,日行五百里,這絕對不是虛言。”

蹇碩邊聽邊點頭。

這時,甄家主走過來,對賣馬的主事講,將這匹馬送給蹇碩。賬記下就是。

蹇碩遲疑了二秒,便答應了。他收了馬,帶回去送給陛下。

他前些時日才聽陛下唸叨過,“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後面的半句話,他不大懂,但陛下想要一片好馬的意思,他還是懂了的。

陛下在關心此時大漢的六畜以及稅收情況。

他說,市場需求與供應量都影響著馬匹的價格。

還說漢初的時候天子連四匹白馬都湊不齊,後來孝武皇帝為了草原上匈奴之事,大力發展馬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蹇碩想到陛下登基以來的各項舉措,再考慮到戰事需要的大量軍馬,這大概也是陛下很是關心馬政的原故吧!

在洛陽皇宮的天子不僅是關心馬政,而且很是關心物價。

漢初時,米一石賣一萬錢,一匹馬賣一百金。

那時1金大概是三百餘錢,也就是說一匹馬三萬餘錢。

“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業以稽市物,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史記·平淮書》

到了漢武帝這也是鼓勵蓄養馬匹的,為了激勵天下百姓,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的牡馬價格高達二十萬錢。

“牡馬”指的是雄馬,與之對應的是“牝馬”,也就是雌馬。

案《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有人因為以十五萬錢的價格賣馬,非法獲利在五百錢以上,被免官。

“坐賣馬一匹賈錢十五萬,過平,臧五百以上,免”——《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案《九章算術》,有關於牛、馬價格的計算題,其中馬價為5454錢,牛價為1818錢,只是所處的年代難以確定。

案《史記·貨殖列傳》,提及家資百萬的商人,賣出五十匹馬,即可獲利二十萬錢,也就是一匹馬價值四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