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北陵苦道:“我哪敢胡亂傳令。”正欲往下說,忽聞王良沉聲自語:“聲東擊西,欲擒故縱,不錯,此計甚妙。”王堅偏頭看他,王良卻啞口不再言語。慕北陵心底卻猛然縮了下,心道:“好厲害的洞察力,我只隻言片語,他竟然能道破各種奧妙。不虧是勇謀並進之人。”越想越咂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堅見王良不願再說,只得轉而問慕北陵道:“慕卒官可有渡河的萬全之策?”
慕北陵道:“在下自小在雪山裡長大,冰上行走雖不敢說萬無一失,但也有八分把握,王隊大可放心。”
王堅“哦”了一聲,便不再多問。
此去平林溝三百餘里,小隊輕裝簡行,又有胯下良馬,不待太陽落山,就已行至碧水河岸。
碧水河由北至南而流,河寬五十丈,又穿城而過,故而漠北朝這座邊疆要塞命名碧水城,關隘命名碧水關,以碧水河為護城河,擁天險,此地雖不及扶蘇關山高隘險,但也不遑多讓,屬易守難攻之地。
三十餘騎駐馬岸邊,此時正值入春,河面尚有冰層,但冰層不如寒冬厚薄,透過冰面隱約能見其下河水洶湧,若被捲進去恐難生還。
王堅凝眉掃視河面,他的手下大多精通陸戰,但似此般渡河卻寥寥無幾。他望了許久,回頭時只見慕北陵抱來一摞樹枝,每根樹枝約莫一臂之長,林鉤緊隨其後,抱有大捆藤蔓。碧水河毗鄰山林,樹枝藤蔓倒是不少。
王堅見其過來,不由疑道:“慕卒官這是何意?”
慕北陵笑而不語,拿出兩截樹枝,接過林鉤遞來的一根藤蔓,將樹枝牢牢捆在腳底,另一隻腳也依法而行,捆好後縱身躍上冰面,輕輕踏了幾下,冰面絲毫無損。
王良看得暗挑劍眉,王堅也看的奇異,讚道:“原來如此。”旋即招呼手下照慕北陵的樣子捆好樹枝,一行人踏上冰面,如履平地。王堅再贊:“沒想到慕卒官能有此等妙計,在下佩服。”
慕北陵笑著擺擺手,轉而說道:“過了這條河就是平林溝,溝內不適合騎馬,這些馬就先安置在林子裡,等回來時再取。”
王堅想象甚好,於是留下一人照顧馬匹,帶領其餘人隨慕北陵小心翼翼度過河面。
行至河中,林鉤與慕北陵並行,林鉤下意思看向冰下暗流洶湧的河水,使勁拍了拍胸口,默唸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千萬不要掉下去啊,老子連媳婦都還沒娶,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慕北陵聽的好笑,打趣道:“你小子怎麼這麼膽小,沒出息。”
林鉤“吭吭”咳了兩聲,弱道:“廢話,掉下去會死人的,你就不怕這裡面突然竄條蛇出來啊。”
慕北陵一聽“蛇”字,腳下差點打滑,踉蹌一下好不容易穩住身形,猛的想到那時在虎嘯泉中碰到的大蛇,後背頓時騰起涼氣,他揮手給了林鉤一個爆慄,暗罵道:“呸呸,哪壺不開提哪壺,好好走你的路。”嘴上雖如此說,眼睛還是忍不住瞟向腳下,生怕真竄出條蛇來。
冰上行走不似路上,雖有樹枝做支撐,但也耗去足足兩炷香的功夫才到對岸。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空黑雲遮月,冷風四起,身後又有洶湧河水的怒濤聲,氣氛詭異至極。
慕北陵讓眾人取下腳底樹枝,湊到王堅身旁問道:“王隊,平林溝的地形你可熟悉?”
王堅道:“還行,三年前我曾隨將軍來此與漠北人對峙,那時就在這平林溝前紮營。”緩了緩,繼續道:“平林溝溝深八丈,長二十八里,溝內多是亂石,兩旁是當地百姓種的果林。整個地形還算平整。”
慕北陵咦道:“這裡還有百姓居住?”
王堅點頭道:“三年前確實有,都是世代居住於此的百姓,不過現在還有沒有我就不清楚了。”
慕北陵站起身,遙望開去,他同樣換上黑衣,倒是與這夜色融為一體,難被發現。視線忽然觸及東南面數里開外,隱約見到螢火之光跳動,趕忙叫起王堅,指向那方,問道:“你看那裡。像不像是火光?”
王堅凝目看去,片刻後道:“有點像,不過太遠,不能確定。”轉念一想,驚道:“你的意思是,孫將軍他們有可能在那?”
慕北陵沉目搖頭,道:“不是他們,這個時候她絕不會讓人生火。”想了想,忽道:“先過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線索。”
喜歡十三皇旗請大家收藏:()十三皇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