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甫方士道:“在下事主姓慕名北陵,乃如今扶蘇關第一將軍,來時我主便說,只要赫連將軍能斬下風門廷項上人頭,可助將軍問鼎三軍,坐上這軍隊大將軍之位,將來更願與風家永世結好。”
赫連闊聞言大笑,道:“區區職位,何足掛齒,爾等莫不是以為我乃權勢之人?如此看重那個位子?再說那慕北陵,區區統領,有何權利出此狂言?”
皇甫方士反問:“以將軍之見,在下如何?”
赫連闊想想說道:“兩軍對壘,你敢在此時來邀我,有膽識。”
皇甫方士挑眉道:“僅有膽識?”問後再言:“東州大地,能人輩出,在下忽然想起一人,不知將軍以為蜀涼朝國師荀仲如何?”
赫連闊道:“蜀涼大國,國主天驕之選,國師荀仲,更有不世之材,是我輩敬仰之人。”
皇甫方士點點頭,兀自道:“鄙人有幸,適逢荀仲老師十餘載。”說話間面朝東方,神態拘謹,躬身跪拜。
赫連闊頓時驚道:“你是荀仲的弟子?”驚後自問:“不可能,世傳荀仲大能一生只收過兩位弟子,一名驚蟄,二名兩儀,皆有治世之能,豈會屈身扶蘇關這等偏遠小關。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皇甫方士起身,不去看他,夜風撫來,吹亂垂髮,他忽然回身,直視赫連闊,左眼猛瞪,呼吸之間,眼珠中暗芒微閃,珠分兩色,一白一黑,黑白交融,許許流轉,旋即口吐寒聲:“一氣化清,二化兩儀,世人皆道兩儀,卻不知箇中深意。”言罷,閉目,再睜眼時已恢復如初。
赫連闊目瞪口呆,張大口,許久都沒回神。
皇甫方士抬手撩發遮眼,道:“將軍這下可是相信?”
赫連闊反應過來,急忙點頭,到:“小子有眼無珠,不識璞玉,還望兩儀先生莫要見怪。”
皇甫方士擺手道:“無妨,我本布衣,如何受的將軍大禮。”
赫連闊拜下再拜,道:“先生金鱗游龍之身,為何屈於西夜此等羸弱小國,不如與我返回漠北,在下定向大王舉薦,讓先生……”話還未完,就被皇甫方士抬手阻下,他道:“我等明君數載,今終得見,了此一生,不事二主。”
赫連闊閉眼嘆息,滿面失望,抬頭忽道:“先生所指,就是那慕北陵?”
皇甫方士點頭。
赫連闊再嘆,獨自思量。皇甫方士也不急,靜立等待。
過的小一會,赫連闊猛拍胸口,道:“我敬先生大能,今日之邀,在下接下了,不過也請先生記住承諾。”
皇甫方士笑道:“這是自然,將軍願助我主,在下也願與將軍永世修好。”
赫連闊說了聲“好”,言道:“既然如此,先生便回去等信,事成之時,我會以暗號告知。”皇甫方士謝過,語氣對而拜下,赫連闊悄然下山。
武蠻在後突問:“他能成功嗎?”
皇甫方士道:“此人粗中有細,大事可成。”說完轉面面對武蠻,道:“我之身份,還望武蠻兄弟保密。否則會為北陵招來殺生之禍。”
武蠻撓了撓頭,道:“我只是個山裡人,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言罷率先邁步,沿來時路走去。
皇甫方士在後,看其熊背之影,暗暗點頭,念道:“粗中有細,豈不知赫連闊在你面前,熒惑皓月之比。”緊跟而上。
扶蘇關中,慕北陵與孫玉英聊坐高臺,看前方夜色,輕咂對飲,夜風微涼,他冷不丁打個寒顫,心念皇甫方士和武蠻,只覺食酒無味。
張遼闊登上關牆,揖道:“報統領,漠北大軍已有中毒跡象。”
慕北點頭示意,問道:“可見皇甫先生和蠻子歸來?”
張遼闊搖頭。
慕北陵略思所望,道:“派人再探,一定要把先生和蠻子安全帶回來。”
張遼闊領命步去。
喜歡十三皇旗請大家收藏:()十三皇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