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還有王端老爸寫給他的一封信,說道:原計劃是燒現金武器的,只是工廠沒有裝置,只好先燒燧發槍過來了。等開了工廠後,再製作先進裝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端心道:“老爸發的這些書籍都是契合這個時代的產品,現在的條件基本上都能造出來。”
直到傍晚時分,鋼板終於轉化過來了。這一次的鋼板尺寸還是a4大小,上面都已經鑽孔。
“少爺,這還有十把鐵皮剪刀。”
王端拿起來比劃,把鋼板放到刃口,用力壓下去,果然能剪開。
“少爺,這是什麼?”
“那是鋼絲繩,大驚小怪。”也不怪劉管家不認識,鋼絲繩是由一根根細鋼絲纏繞在一起的。
把鋼絲繩放到刃口,剪下去非常吃力,只能一點點把細鋼絲剪斷。
劉管家把鋼絲繩拿起來看了又看,又拿起一塊鋼板,把鋼絲從孔眼穿過,喊道:“少爺,剛剛好,咱們可以把鐵板串起來製作鐵甲了。”
“你也不算太笨嘛,”王端沒好氣道,“這是鋼板,不是鐵板。數數有多少塊。”
劉管家數了一遍,共有片。還發現一塊10厘米見方,0.5毫米厚度的小鋼板,王端心道,應該是‘試驗品’吧。
“把瓜慫喊過來。”王端想起自己還有個鐵匠,讓他來看看,看他能不能比著圖紙造出火銃。
不一會兒,李瓜慫帶著兒子李忠民趕來了,看了各種配件後,表示他能製作火槍。瓜慫又將鋼板翻來覆去看了又看,連連叫好!
“少爺,用這鋼板縫進棉甲裡,弓矢槍銃都打不穿了。”
“棉甲到底要怎麼做?”
“若是普通士兵用,取棉花七八斤,先兩面用布縫製成棉襖,需得用粗線縫緊,然後用水溼透,再用腳踏實,曬乾,再反覆浸水踩踏,直到不再腫脹為止。取棉甲兩片,縫在鋼板兩側,用粗線從鋼板孔中縫合即刻。”
“這麼做出來會不會太重?”
“全身甲肯定重,少爺的崑崙奴兵披全身甲,其餘可以只披前身甲,後背可以用單層棉甲。”
王端吩咐瓜慫,讓他先從家丁中選幾個人做徒弟,然後開始製作火槍、鋼甲。
李瓜慫看過鋼板說道:“少爺,這些鐵板太薄了。”
“這些鋼板、鋼板,是鋼板!”王端沒好氣道,“瓜慫啊,這些鋼板的強度是鐵板的十倍,應該兩三層就能擋住重箭。找個人來試試。”
鄭邱將一塊鋼板釘在木板上,站到三十步外用長弓射重箭,一箭射中鋼板,箭矢被彈開。眾人上前檢視,見鋼板上留下一個凹印,而箭頭已經摺斷。又站在二十步外再射,一箭將鋼板射穿,並釘在了樹上。
鄭邱說道:“這鋼板只有鐵甲厚度的二十分之一,不如多放幾層試試。”
放置兩層鋼板,於二十步外再射,鐵箭將一層鋼板擊穿,並在第二層鋼板上留下一個凹印。又上前到十步,這一次將兩層鋼板都射穿了。
“放三層鋼板。”王端喊道,心說這鋼板還是不行。
這一次鐵箭沒有射穿三層鋼板。
鄭邱說道:“公子,三層鋼板足以,若製作棉甲,一層便可保萬無一失。”
“就用你說的方式製作吧。”
李瓜慫卻說道:“少爺容稟。若前胸甲用三層鋼板,後背甲和胳膊、裙甲用多少層?”
“我哪兒知道,這靠你們去摸索。”
“小的認為,前胸甲用三層鋼板,其他用一層鋼板就好,沒有棉花就先用棉布縫合。小的粗略算了,前胸甲三層需要用鋼板24塊,後背甲用8塊,兩條胳膊要用4塊,前後裙甲用14塊,合計需要50塊鋼板。至於頭盔、面甲是否也用鋼板築造?”
“這麼說兩萬塊鋼板也做不出幾副鎧甲?”
鄭邱說道:“或許可以先做一些薄甲給士卒用,等富裕了再換裝厚甲。如果胸甲用兩層鋼板,只需要42夠了,這樣就可以打造五百副鐵甲。”
“也好。”王端想了想道,“頭盔,面甲、護肩、護襠之類的,暫時用鋼板打造吧。注意,這些鋼板是不能回爐加熱的,只能用剪刀裁剪。”
李瓜慫又道:“那些崑崙奴需要用更多的鋼板。”
“瓜慫和鄭將軍合計一下,至少要保證有二百個崑崙奴披甲,餘下的優先裝備騎兵。”
喜歡人在大明有事燒紙請大家收藏:()人在大明有事燒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