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章 ,/.

沙僧來到花果山,只聽得一派喧譁之聲,但見那山林中無數猴精滔滔亂嚷。他悄悄靠近仔細再看,原來是孫行者高坐石臺之上,雙手扯著一張紙,朗聲念道:“東土大唐王皇帝李,駕前敕命御弟聖僧陳玄奘法師,上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拜如來佛祖求經。……倘過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施行。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自別大國以來,經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最後一句卻是女兒國國王添註上的。

行者唸了一遍,從頭又念,沙僧忍不住近前厲聲高叫:“師兄,師父的關文你念來做甚?”

那行者聞言急抬頭,叫:“拿下!拿下!”眾猴一齊圍繞上來,把沙僧拖拖扯扯,拿近前來。沙僧見他變了臉,不肯相認,只得朝上行禮道:“上告師兄,前者實是師父性格暴躁,錯怪了師兄。今我特來拜見師兄,千萬把包袱賜予兄弟,不枉相處一場。”

行者聞言,呵呵冷笑道:“賢弟,此論甚不合我意。我要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修成正果,得證金身。我也當一個佛陀,豈不是好?”沙僧笑道:“師兄言之欠當,菩薩曾言:取經人乃如來門生,號曰金蟬長老,師兄若不得唐僧去,誰肯傳經與你!”

那行者怒道:“賢弟,這一路西行,但凡無背景的妖怪盡數被除,有背景的妖怪就有人出來保他。真正是豈有此理。我等沒有好出身的修行人,難道就該受苦嗎?”

沙僧聽聞此言,想起自己曾在流沙河下面受苦多年,登時說不出話來。

那行者見他意動,便趁熱打鐵,道:“賢弟,不如你我二人合力西行,共成正果。我們另選個有道的真僧扶持,有何不可!”

回身叫道:“小的們,快請老師父出來。”小猴子們跑進去,請出一個唐三藏,跟著一個八戒,一個沙僧。行者道:“賢弟,你若同意,我們共謀大事,若不同意,我獨力扶持,獨佔功果!”

這沙僧見了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裡又有一個沙和尚!不要無禮!吃我一杖!”好沙僧,雙手舉降妖杖,把一個假沙僧劈頭一下打死,原來是一個猴精。

那行者惱了,輪金箍棒,帥眾猴,把沙僧圍了。沙僧東衝西撞,打出路口,縱雲霧逃生,恨恨地道:“這潑猴如此憊懶,我告菩薩去來!”

沙僧駕雲離了東海,行經一晝夜,到了南海。找到落伽山,按落雲頭,只見木叉行者當面相迎道:“沙悟淨,你不保唐僧取經,卻來此何干?”

沙僧連忙行禮,道:“有一事特來朝見菩薩,煩為引見引見。”木叉情知是尋行者,也不提起,即先進去對菩薩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淨朝拜。”孫行者在臺下聽見,笑道:“這定是唐僧有難,沙僧來請菩薩的。”菩薩即命木叉門外叫進。

這沙僧進來後倒身下拜,抬頭正欲說話,忽見孫行者站在旁邊,不由怒氣勃發,掣降妖杖望行者劈臉便打。這行者也不還手,閃身躲過。沙僧口裡亂罵道:“我把你個作惡造反的潑猴!你又來欺瞞菩薩哩!”

菩薩喝道:“悟淨不要動手,有甚事先與我說。”沙僧收了寶杖,再拜臺下,氣沖沖地向菩薩講述了前事。菩薩道:“悟淨,不要賴人,悟空到此處已有四日,我並不曾放他回去,他哪裡有另請唐僧、自去取經之意?”沙僧道:“現如今水簾洞有一個孫行者,他怎麼解釋?”

菩薩道:“既如此,你也不要著急,教悟空與你同去花果山看看。是真難滅,是假易除,到那裡自見分曉。”這大聖聞言,即與沙僧辭了菩薩。

二人同駕雲而去。有孫悟空的法力加持,速度極快,不多時就到了花果山。

按下雲頭,二人潛在洞外細看,果見一個假行者高坐石臺之上,與群猴飲酒作樂。他的模樣與大聖無異,也是黃髮金箍、金睛火眼,手中拿著一根金箍棒。

這大聖發怒,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鐵棒上前罵道:“你是何等妖邪,敢變我的相貌,敢佔我的兒孫,擅居吾仙洞,擅作這威福!”假行者見了,公然不答,也使鐵棒來迎。

二行者戰在一處,果是不分真假,都有神通多變化,無真無假兩相平。

打了半晌,不分高下。沙僧問:“哪一個是大師兄?”二行者都搶著承認,沙僧撓了撓頭,說道:“若是有照妖鏡就好了,必能照得真假!”這個行者精神一振,道:“妖怪,你敢與我上天庭去嗎?”那個大聖呵呵冷笑:“就怕你不敢!”

二人扯扯拉拉,口裡不住的嚷鬥,徑至南天門外,慌得那廣目天王率領馬趙溫關四大天將,以及守門大小眾神,各使兵器擋住道:“哪裡走!此間可是爭鬥之處?”二行者如此這般說了一遍,眾天神看夠多時,也不能分辨真假。

他兩個吆喝道:“你們既不能辨認,且讓開路,等我們去見玉帝!”眾神搪抵不住,放開天門,二人直至靈霄寶殿,唬得那玉帝立即走下寶殿,親自問道:“你兩個因甚事擅鬧天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二大聖如此如彼,把前情備陳了一遍。玉帝即傳旨宣託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鏡來照這廝誰真誰假,教他假滅真存。”天王即取鏡照住,請玉帝同眾神觀看。鏡中乃是兩個孫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髮不差。玉帝亦辨不出,索性趕出殿外。

這大聖呵呵冷笑,那行者哈哈歡喜,揪頭抹頸,復打出天門,又來到陰曹地府。

那兩個行者又打嚷到陰山背後,唬得那滿山鬼戰戰兢兢,藏藏躲躲。有先跑的,撞入陰司門裡,報上森羅寶殿道:“大王,背陰山上,有兩個齊天大聖打來也!”

慌得那十殿閻王齊聚森羅殿,點聚陰兵,等擒真假。只聽得那強風滾滾,慘霧漫漫,二行者一翻一滾的,打至森羅殿下。閻王近前擋住道:“大聖有何事,鬧我幽冥?”二人又將前事述說,

閻王命判官檢視文簿,原來那孫大聖幼年得道之時,大鬧陰司,將那猴子一百三十條一筆勾之,自後來凡是猴屬,盡無名號。

查勘畢,當殿回報,閻王執笏對行者說:“大聖,幽冥處既無名號可查,你還到陽間去折辨。”正說處,只聽得地藏王菩薩道:“且住!且住!等我著諦聽與你聽個真假。”

原來那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的一個神獸,可監聽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顧鑑善惡、察聽賢愚。那神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為何?”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說,亦不能擒拿。”

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地藏皺眉道:“佛祖們早已離開此界,到天外天開闢新世界去了,如何是好?”忽然想起:如來佛祖將取經事交辦給觀世音菩薩,必定留有後手。

於是對行者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南海觀世音菩薩那裡,方得明白。”兩個一齊嚷道:“說的是!說的是!我和你南海菩薩之前折辨去!”那十殿陰君送出,謝了地藏,回上翠雲宮,著鬼使閉了幽冥關隘。

那兩個行者,飛雲奔霧,打上南海。觀世音菩薩早已等候多時,見二人到來,便叫齊屬下眾神,當眾辯明:“周天之內有四猴混世,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假悟空乃通臂猿猴也。”

那猿猴聞得菩薩說出他的本相,膽戰心驚,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觀世音菩薩拿起如來佛祖所賜金缽盂,往空撇起去,正蓋著那蜂兒,落了下來。

大眾不知,以為走脫了,咋咋呼呼。菩薩笑雲:“大眾休言,妖精未走,現在這缽盂之下。”大眾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那妖精已然現了本相,是一個通臂猿猴。孫大聖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又將他的兵器擎天柱收了起來。

菩薩道:“你快去保護唐僧求經罷。”大聖叩頭謝道:“上告菩薩得知,那師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又受一番羞辱!望菩薩方便,把松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放我還俗去罷。”菩薩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親自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到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

觀世音菩薩領了悟空駕雲而去,不多時,到了唐僧借宿的人家,唐僧急忙拜門迎接。菩薩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通臂猿猴也,幸被識破,已被悟空打死。你今日須收留悟空,只因一路上魔障未消,有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求取真經,再休嗔怪。”

三藏叩頭道:“謹遵教旨。”菩薩迴轉南海去了。師徒四人洗冤解怒,照舊合意同心。又謝了那村舍人家,整束行囊馬匹,找大路而西。

喜歡名著穿越之旅請大家收藏:()名著穿越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