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的太陽高高的懸掛在天際,照射出耀眼的光芒。
薛府院子裡梧桐樹下的蟬蛹已經衝破泥土的束縛飛上了枝頭,它們很享受盛夏帶給他們的溫暖,迎著烈日發出清脆的鳴叫。
薔薇院今日的格外熱鬧,不時的傳出姑娘們嬉鬧的笑聲。
穿著蘭色百褶裙婦人打扮的姑娘在人群裡格外活潑,她與眾姐妹說道:“這長安好玩是好玩,可惜參加了叔弟的婚禮我就又得回去了,算算日子也快了。對了,聽說琛妹妹要在長安常住,不如快些找個長安男子成親,也好讓我在這兒多留一段時間。”
正自顧自顧飲茶的薛琛忽然聽見有人提起了她,放下了茶,嗔道:“蕪姐姐想留在長安又拿我來做筏子,照我說還是你快些和離然後在長安找個夫君,日後留在長安就不用回去了這樣豈不是更好。”
薛蕪和其他人鬨堂一笑,“這小氣的,又不高興了。”
“你們就知道拿我來打趣。”薛琛面容委屈,執起茶壺添茶,也不看其他人。
薛蘅坐在薛琛的對面,瞧著她好像真的生氣了便收起了笑容,推了推一旁的薛蕪:
“方才是你把她惹生氣了,得你來哄她。”
“唉!”薛蕪雙手撐著趴在桌案上,看著薛琛:“我見你悶在那兒半個時辰了自顧喝茶也不說說話,擔心你無趣才鬧你的,妹妹別忘心裡去。”
薛琛抬起眼眸看著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訥然道:“方才知道是看玩笑罷了怎麼會不開心,我只不過是長相有些兇不愛笑罷了。”
薛蘅知曉薛琛不記仇,便笑著道:“《三國》戲曲你們已經看過了,李逵生了一副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渾如鐵刷,猙獰好似狻猊,他就總是被人誤會經常生氣。”
薛琛為了不讓別人再次誤會她生氣了便笑了笑。
院只裡的姑娘們都是沾親帶故,相處起來還算是融洽。
薛蘅的小廚房裡端來了幾盤糕點,都是平樂館裡出售的各類大昭不曾見著的食物。
姑娘們三三兩兩的坐在一塊兒吃了起來,嘴裡還不斷的蹦出誇讚糕點美味的讚詞。
鈿花抱著一條番邦狗被小丫鬟們簇擁著到了院子裡。
“這是哪兒來的狗,尾巴還是一個球狀。”薛蘅摸著它的頭,薛府裡可沒有這樣的狗。
鈿花笑著道,“鄉君,這是燕國世子送來的。”
“他送來的”薛蘅微訝,還沒有來得及告訴燕國世子能否讓他的狗與小白生小狗,怎麼就知道了自己喜歡這樣的小狗。
“送來的下人說,燕國世子聽說鄉君喜歡他府中的番邦狗,於是便送來了一隻。”
薛蘅抱著小狗摸了摸它柔順的毛髮:“你池塘中撈一條錦鯉給燕國世子,當做回禮。”
“是。”
薛蘅懷裡的番邦狗渾身捲毛還是緋紅色,小小的蜷縮在她的懷裡惹人憐愛。
薛蕪圍了過來,看得心都快融化了,直說著,“我兒子出生的時候就這樣小小個,結果一轉眼的時間就能在地上跑了,鄉君快將狗兒給我抱抱。”
薛蘅避開了她的手:“我們都知道你一向大大咧咧,得小心一點才行。”
“我怎麼說也是帶過孩子的母親了有些經驗,你就放心吧。”說雖這樣說,但薛蕪心中卻不以為然。
“你也就是每日晚膳讓奶孃將孩子抱來一盞茶的功夫,和你培養感情罷了。”
“這有何不可,咱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嗎?快將初夏給我抱抱吧!”
薛蕪看著手裡可愛的小狗笑容滿滿,朗聲說道:“小孩出生時差不多也是這個重量,他比我家的小花還要輕一點,來讓我瞧瞧這是隻公狗還是母狗。”
薛蕪說完便將小狗翻了個身子,與左右的姐妹說道:“是條公狗兒,這小雀兒長得好,蛋也長得油光水嫩哩!”
一旁舅公家的媳婦,笑罵道:“你這小蹄子,淨會說一些葷話。”
院中又是一片笑聲,只不過未成婚的姑娘笑得收斂一些。
笑過之後,便有人提議道:“鄉君,我們給這隻狗取了名字吧!”
“名字嘛!我早就想好了。”薛蘅看著院中的景色說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現在正值初夏是枝繁葉茂的時節,就叫做薛初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