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字,很有寓意。”薛琛逗弄著初夏說道:“初夏可要長成一直強壯的大狗,以後可以看家護院哦!”
逗弄了片刻薛蕪便將初夏放在了石子地上,到了陌生的環境裡它還有些害怕,試探的邁著步子在院子裡走動了幾步,又抬起頭瞧了瞧院子裡的眾人,感知到了沒有什麼危險便在院子歡快的蹦跳。
一隻夏蟬跌落在院子裡的梧桐樹下,初夏瞧見了,小跑了幾步過去便嚐到了它來薛府的一口食物。
姑娘們大多都喜愛小動物,薔薇院的女孩們無論是否喜歡初夏,看在薛蘅的面子上也要親暱的逗弄一會。
薛蘅看著活潑的初夏,忽然感覺從接過初夏的那一刻,她肩頭也因此擔負了照顧它一生的責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遠在益州的漢壽鄉對於薛蘅來說也亦是如此,一年的時間裡雖然不長卻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冬日裡去江夏郡服徭役的男丁已盡數回到了漢壽鄉,在益州水泥作坊做事的女子也回到了漢壽鄉一家人團聚在了一起。
漢壽鄉往日裡的房屋破破舊舊,如今也做了修繕,村民們不用在擔心風雨的侵蝕,有了一個完整的遮風擋雨的家。
村民們的要求不高,能夠有個蝸居的家不用為每日的口糧困擾,他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回到漢壽鄉的男女們休息了幾日,陪了陪父母和孩子,短暫的清閒日子便要結束了。
初夏的到來也預示著繁忙的日子的來臨,新的一季青稞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在肥沃的土地裡生根發芽。
單是靠一畝三分頭的青稞只能勉強養活一大家子,為了生計還得繼續朝著前方努力拼搏。
漢壽鄉里如今有充足勞動力的家庭,已經積攢了一兩擔豆子,豆子吃了多了雖然脹氣,但好賴能填飽肚子,終歸要比野草樹皮的味道美味的多。
若是加上自家院裡種植的菜葉子和自家農田種植的大豆,差不多能撐到這一季青稞收穫的時日。
若是想要過得好一些,或是用後世的話說生活要有點儀式感,那就還得有布料方面的支出才能換上新衣,單是靠農田裡的這點糧食是遠遠不夠。
漢壽鄉一戶鄭姓人家晚飯後圍坐在院裡乘涼,因著海拔高山間長的大多隻是一些低矮的灌木,生火的木材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尋常物品。
倘若不是做飯很少會生火,吃飽喝足一大家子便一人搬了一張椅子就這樣坐在月色下,藉著微弱的月光聊會家常,享受著難得的閒暇,倘若可以他們願意時光能永遠的停止在一刻。
一位臉上長著鬍渣年紀約莫三十左右的男子,手裡拿著竹條正在編制著竹筐,抬起頭看了一下天空:
“鄉君地裡的青稞和我們自家的地中的大豆都已經種下了,家中的糧食省著一點也能到這一季大豆和青稞收穫的時候。我和二弟商議去益州的水泥作坊做事,家中小兒就有勞爹孃照顧了。”
最悲傷的莫過於分別,母親看著操勞的兒子又要遠走他鄉,眼眶紅著泛起了淚光:“好端端的怎麼就又要走啊!如今家中積攢著糧食,你們就在附近找些零工罷,時常可以回來看看孩子。”
“咱們這附近幾個鄉村都窮,有一個活計早就有人搶著去做了哪裡輪得到我們”二弟也在編制著竹條。
他們家人口多,若是少了他和大哥其他人也能多吃幾口。
尤其是父母和幾個侄兒,父母一輩子都沒上過好幾日,總是在忍飢挨餓中度日,小孩子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能,讓他們多吃一點總歸日後長大了要健碩一些。
這家老三明白兩個哥哥心中所想,現在漢壽鄉的百姓都在想辦法多攢一些銀子,有不少人都準備出去賺銀子然後置辦一些田地,有了足夠多的田地以後那就好過了,最重要的是不用與親人分別。
他也想為家裡分擔,便道:“我和你們一塊出去吧!多一個人能夠多賺不少的銀子。”
“不行,你不記得長吏說的嗎?咱們漢壽鄉得開始修路了,每戶都得出一個人,再說了還有地裡的活計也需要有人完成。”老大停下了手裡的活計認真的看著老三。
老四也有十五、六歲了,很能理解家庭的清苦:“讓三哥與你們一起去吧!地中的活計我可以完成,修路的位置就在我們村外這些讓我去便是。”
幾個嫂子和家中妹妹也希望在他們能賺錢的時候多攢一些錢,日後老了的生活能夠好過一點,勸道:“平日地中的活計都是我們一同做,至於徭役若是四弟體力不夠我們也能去幫襯一二你們儘管放心。”
“唉!”家中的老翁看著自家的兒女這麼的懂事,又是高興又是心疼。
昔日裡他們是一家人餓著肚子相對無言,如今家中有存糧兒女也商量著今後的出路。
“多辛苦幾年等家中有了足夠的銀子多買上幾塊地,咱們一家人就不必分開了。”
一家子坐在夜光下,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他們感覺身體裡的血液在這一刻開始沸騰。
喜歡富貴逼人來請大家收藏:()富貴逼人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