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道道長白日裡與薛蘅暢談了好一陣,心裡很是暢快,她感覺白古很期待她寫的文章。
聽見了別人的誇讚,這讓她感覺才思泉湧,連夜便執筆寫了一篇鼓勵世人自強上進的文章。
第二日晨練結束便邀請薛蘅到了如意院,交流一下寫作心得。
薛蘅坐在無上道長的旁邊,看著桌案上無上道長連夜寫的文章。
大篆字型,下筆筆致多曲,線條質感豐富,不得不說無上道長的字著實寫的不錯,下過一番苦功夫練習。
薛蘅細緻的瀏覽了一遍文章,許是無上道長常年生活在道觀中,就像女兒國國王一般,所寫出的文章薛蘅找不到一點的共鳴,更別提那些來到道觀裡香客了。
既然無上道長此次是邀請薛蘅來交流,便也不客氣的指出問題:“文章既然是寫給香客觀閱,這樣寫應當是不行!”
無上道長想聽見的是稱讚的話語,嘴角抽了抽:“鄉君有何見解?”
薛蘅再次粗略的瀏覽了一遍文章:“道長舉的例子是姜姬,這世間國君的女兒本就不多,她還連嫁七次有權有勢有能力公候,這已經是鳳毛麟角了,話本恐怕都不敢用這樣的內容加在故事裡。”
無上道長被薛蘅直截了當的指出了文章的毛病,面子有些掛不住。
尷尬的執起茶抿了一小口:“貧道寫貧道的文章,香客們不愛看就算了,我又不是專門寫給他們的。”
她也知曉,平日裡放在廂房、涼亭的那些文章,也沒幾人會觀閱,不少的人還隨手拿起她寫的文章放在他臺階,石凳上墊屁股。
有幾次墨跡沒有完全乾,香客的屁股上印了幾個字,埋怨了好一陣。
她寫這些文章,其實就圖個自己樂呵。
“道長,香客來道觀上香則是心有所求,”薛蘅側著身子看著她:“文章也是你為了激勵他們而作,怎可我因一二句忠言而廢?”
無上道長被一個小輩指指點點她引以為傲的文章,心裡甚是不悅:“那你說應當怎麼寫。”
薛蘅撐著腦袋低眼看著桌案上的文章:“這些大道理只在結尾說說便是了,文章初始位置用一個反問句,例如:你有沒有想要守候的東西?
還有在舉例子的時候,就改成村口翠花,巷尾王大娘,門房李大爺,也不用描寫他們現在如何輝煌,只要比以前的困境有所改變就是,這樣便能接地氣引發讀者對你文章的共鳴,自然會繼續觀閱後面的文章了。”
無上道道長執著茶豎著耳朵聽著薛蘅給她提的意見,薛蘅看了抬眼看了她一眼,便趕緊將茶杯放在嘴邊小小的抿了一口。
薛蘅收回目光繼續道:“香客和你私下的那些客人不同,他們大多是出身小富之家,勉強認幾個字,甚至還有不識字的香客,所以也不用寫的太複雜了,只要將意思表達明白了便可。”
無上道長微微有點大力將茶杯磕在了桌案上:“別的道觀裡來往的都是一些大族,就貧道寫一些平民百姓,還不知道他們在背後會怎麼笑話我呢!”
薛蘅思索了一會:“也不是日後的文章都這樣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香客寫出有針對性的文章。
此次祈福法會來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商販,貴人們則是在別處落腳,你就在貴人們的廂房中換成其他的文章即可,這樣便能兩頭都兼顧了。”
“你先給我說說,應當怎麼改?”無上道長覺得薛蘅的話可以作為參考。
薛蘅喚綠鄂拿來了筆墨,執起筆劃掉了文章上的一些美詞佳句。
然後又尋了一個位置加上了村頭翠花的故事,同時還換了一個吸引人眼球的標題。
《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有說“不”的權利》
無上道道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樣改了倒是挺吸人眼球,不過一點也顯示不出貧道的真才實學,並且語句也太過白話了,算不得是一篇文章。”
薛蘅感覺無上道長還是不理解她話裡的意思,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一篇文章是給普通百姓觀閱,寫的太複雜深刻了他們便會看不懂,誰願意看呢?”
薛蘅的眼珠骨碌碌的轉了轉:“若是道長不滿意這篇文章就說是玉問道長寫的,你可以先看看香客的反應如何在做評判。”
“行,那就說是玉問寫的此文章。”無上道道長滿意的笑了笑,每當她自我感覺良好,但旁人卻欣賞不了的大作,她都會說這是玉問所作。
薛蘅執起了一旁的另一篇文章放在了眼前:“我再來看看道長準備在貴人們房間裡放的文章。”
又是寫情愛的這一類文章,不過貴女們不愁吃不愁穿,像她和徐鸞鳳這種操勞命佔少數,寫努力生活拼搏向上的文章自然不如情愛方面的讓她們感興趣。
“這篇標題就改成《誰說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我和丈夫就是》”薛蘅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無上道道長看著屋頂,細細的品味了片刻新的標題,露出了稱讚的目光:“這個標題不錯,很符合文章的內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相比原標題《論愛情》著實確吸人眼球,她感覺聽見這個標題自己都有衝動再次將文章瀏覽一遍。
這次她寫的文章應當不至於被人拿去擦桌子、墊屁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