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即使是做好了,那也的等到過年的那一日才能換上,做好了拿回去也是試一試合不合身。
李嬸子倒也不著急,並且如今想要找別家幫忙做新衣也不容易,這段時日裡多了不少的人來收凍豆腐,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在做豆腐趁著如今好賣多賺取一些銀子。
即使是那些家中做的豆腐品質不行的人家,這段時日裡依然是在鉚足了勁的做豆腐。
李嬸子笑了笑道:“我也不急,只要別拖太久就成。”
“那好”大孫女也跟著笑了笑:“等待會奶奶回來了,我便讓她上你們家給量尺寸去。”
“這錢財怎麼算?”李嬸子靠在門框上,雖然都是鄉里鄉親但別人也不會幫著白做活。
“李嬸子隨意給點就成。”
李嬸子心想這女娃子挺精的,她隨意給,孫寡婦家就隨意做,“咱們都是鄰里,你說便是。”
孫寡婦也是自己帶了布來做衣裳,並且已經談好了餘下的布料他們留下自行處理,如今也不需要碎布,那價格自然是要提高一點:
“十升米可行?”大孫女想了想,給出了一個價格。
李嬸子一陣肉疼,扯了扯嘴角:“八升行不行,十升有點太多了。”
大孫女搖了搖頭:“價格收的多一點是因為你家需要做的衣物也多,足足有十二人,還全都是大人的衣物,除了做衣物還有鞋襪呢!現在做了鞋底還得用柴火給烘乾,多費柴火啊!”
小孩子衣物她們都是是往大了做,很少會去在意合不合身,只要比例正確那便沒有什麼問題。
如今漢壽鄉的生活較之以前好了,並且還有低價的麻布,成年人隨之也講究了起來,稍微過得去一點的人家便要穿合身的衣物,製作起來便也要麻煩不少。
李嬸子想了想,最後咬了咬牙齒:“那這樣吧,我在加一升米,九升米,真的不能再多了。”
大孫女依然搖了搖頭:“李嬸子,九升米真的不行,你再給加半升看在往日的關係上我們可以幫你做。”
如今漢壽鄉不少的村民家裡都準備做新衣,卻因為忙著做豆腐沒有空閒的時辰,需要找別家的人幫忙製作。
大孫女知曉還會有不少的生意陸陸續續的上門,並不擔心錯過李嬸子這家會少賺取一些銀子。
還有便是一次性就給一家人做十二件衣物,還是成年人的衣物,那需要的時日有些長,會影響她們接別人家的生意。
李嬸子瞧著價格是談不下來,衣物又不能不做,只能尋求最大的利益。
“九升半的米也不是不行”李嬸子站直了身子:“那這樣,你給我婆婆那件衣物上繡一些花,你看如何。”
“繡花?”大孫女感覺自己受到了驚嚇。
開什麼玩笑,繡花可是一個細緻活了,一朵大手指頭大的花朵便需要無數針落在上面,拳頭大的一朵花起碼得一個白日。
並且李嬸子還說的是繡一些花,不是說的繡一朵!
“沒錯,也不需要多麼的精緻。”
大孫女勾起嘴角笑了笑:“這樣吧!李嬸子,你耿直一點,我也耿直一點。我家有一些碎花布,到時候我用它們來縫製袖口和衣領如何?”
李嬸子挑了挑眉頭:“那我得先看看你的碎花布。”
萬一碎花布破破舊舊的並且不好看,怎麼配得上他們買的新麻布。
“行”大孫女又轉身對小弟弟說道,“老五,你去把我房中的揹簍拿出來。”
那些碎花布是她用五文在衣鋪買下來的,準備用來做成小香囊拿去賣。
老五一路小跑,很快便提著揹簍過來了。
“李嬸子,你看看吧,若是滿意這個活我們便接下了。”
李嬸子蹲在地上,把手伸進了背篼裡翻了翻,然後又隨意的那起了一些碎花布,頓時有點愛不釋手了。
“這裡面還有綢緞面料的碎花?”然後李嬸子又讚歎了一道:“這顏色的可太漂亮了。”
“綢緞好看是好看,但洗過一次之後便會縮水影響美感,還是選粗布為好。”大孫女解釋,不說清楚以後來找她麻煩咋辦。
雖然這一大揹簍的碎布一共只花了五文,因此揹簍裡面大多都是不規則的碎花布,像那塊綢緞一樣方方正正的很少,許是當初分揀的時候無意中放進去的上品碎布。
“那就用這個桃色的吧!這塊嫩黃的碎布就縫在我家女兒的袖口吧!”她在定康城中見過那些大戶人家的姑娘,就喜歡穿淺色的,心裡想著女兒這樣穿上定然會很不錯。
“行,到時候我就將你選好的碎步縫製上去,工錢是九升半的米。”
“好,那就一言為定,等你奶奶來我家量尺寸的時候,我先給三升如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