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廚子來到了漢壽鄉,薛蘅親自品嚐來他做的肉脯之後心裡便沒有了疑惑,味道的確很不錯,奶孃便很放心將做肉脯一事交予了王廚子去完成。
漢壽鄉飼養的豬也差不多到了出圈日子,這些時日裡陸陸續續的開始殺豬了。
大部分村民都認為過年才是殺豬的日子,因為天氣寒冷殺了豬肉也放得,不用擔心沒有賣出去發臭影響味道。
再加上幾個作坊到了年關也給村民放了年假,家中的人閒了下來也有大把的空閒殺豬。
最先殺豬的家庭便是薛蘅去過的於翁家。
這日於翁的兒子先是提前燒了幾大鍋水備在一旁,便將其中一頭豬從豬圈中給趕了出來。
這豬長得肥溜溜的,旁人都說應當有一百五斤,這家人聽了也高興,除去分給漢壽公府的豬肉,他們自己還能剩下六十多斤。
因著他們家是最先殺豬的,並且村民們很少養過豬就更別提殺豬了,於是村民紛紛到於家觀看殺豬,隨便也學習一點經驗知曉大概的步驟,免得日後殺豬會手忙腳亂。
薛蘅已經回了容郡薛家大宅準備過年,小紅也不用陪在薛蘅身邊,她又從未見過殺豬便也來到於家湊熱鬧。
其實殺豬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雖然有不少的村民興致勃勃的來到於家,但當看著豬兒從豬圈裡趕出來,然後於翁長子在一旁磨刀霍霍的時候,便不忍心看下去了。
特別是婦女,其中也包括小紅,三三兩兩的結伴出了院子,只剩下一些肩頭還擔負了殺豬任務的男子留在了院子裡繼續學習。
不過大部分的男子還是有點微微顫抖,畢竟豬那麼大一隻,不像雞鴨魚很弱小很容易便制服了,家家戶戶時常會殺上一隻,心裡也沒有什麼罪惡感。
沒過多久在院子外面的婦女便聽見了豬的慘叫聲。
於翁長子想必是以前殺過豬已經很有經驗了,沒費什麼功夫便豬給開膛破肚了。
圍觀的男子紛紛摸了一把額頭上的細汗,掂量著輪到他們殺豬的時候,能不能做的這般乾脆利落。
漢壽公府的農曹派來了一位吏員,他是專門來稱豬肉,並且將漢壽公府那一半豬肉給帶回去的人。
他雖然是收豬肉的人,卻也沒有見過殺豬,並且他的膽子還比較的小,又不得不盯著於翁長子殺豬。
親眼看見了大白豬被制服的時候發出慘叫,然後手起刀落,血花四濺的一幕,此刻心裡是久久不能平靜,心裡想著若是他是那一頭豬該是多麼的悽慘,此刻嘴唇還有點發白。
於翁瞧著豬已經殺好了,王吏員卻遲遲沒有說話,便走到了坐在屋簷下的王吏員身旁道:
“官爺想要怎麼分肉?可有什麼說法。”
王吏員這才回過神來,想著還有正事要做,整理了一下思緒:“農曹說了,你們願意將豬頭全部給公府,就將四個蹄子和尾巴都留給你們,你們想要豬頭就將蹄子和尾巴給我們,若是想要直接將肉分成兩半也成。”
畢竟有些人家就喜歡整個豬頭,對於漢壽公府來說拿那一部分並不重要,重要最後的重量能夠達到應有的斤數便可。
“那這頭豬的蹄子全部給公府,另外一頭豬的蹄子咱們就留下吧!”這個分配十分公道,豬頭和蹄子都是好東西,當初養豬的時候村民們也都養的雙數,很好做出決定,兩部分都能取得。
於翁兒子得到了吩咐,手起刀落便將豬給分好了,然後放到稱上,瞧著分給漢壽公府的肉還差五斤,便又從豬裡脊位置割了一些將重量補足。
“這豬下水,還是由公府先挑吧!”
“公府不要肥腸和豬血,將豬肝等物給我們吧!”農曹吩咐了他,豬下水收回來就直接送到後廚去處理。而肥腸和豬血處理起來都很麻煩,公府廚子很可能會讓他們在肥腸中吃到豬粑粑。
他們可不想吃到讓自己噁心的食物。
“好叻”於翁兒子聽了很是高興,豬血他們可以用來灌血腸,至於肥腸裡面油老多多了。
於翁妻子聽見公府不要豬血,便帶著兩個兒媳婦將木盆裡的豬血提到一邊的灶房中去。
因為灶房是露天的,所以許多村民都開始朝著灶房邊而去圍觀。
小紅也湊了過去的,她還沒有見過處理豬血,疑惑道:“這是準備做什麼?”
“小紅管事是長安來的,可能沒見過灌血腸。”於翁妻子看見是小紅問話,趕緊回答。
小紅倒是吃過香腸,這個血腸的確沒有見過,聽著名字不太吉利,疑惑道:“我還真沒有見這種食物,這個好吃嗎?”
“等我們做出來,小紅管事試試便知。”
於翁的兩個兒媳婦,一個負責清洗小腸,一個負責準備血腸的輔料,手腳很麻利。
在小紅看來這樣處理實在是有些麻煩,一家人殺一隻豬都得忙活個大半天,也是如今工坊都放假了有空閒的日子,若是平日裡那有這麼多的功夫處理。
小兒媳拿過大兒媳清洗好的一截小腸,便將豬血、剁碎的豬油等物倒進血腸裡去,最後裝好了便在腸子的最開口處紮了一個結,防止裡面的物什溜出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