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戰

天子的突然駕崩最大的受益者莫過於是太子,不僅免去了登上皇位之前的腥風血雨,並且還是以太子的身份名正言順的登基。

朝堂上即使有大臣有異心,也只能隱藏下去。

天子繼位這些時日裡,陸續的封賞了薛家以一些世家,還有幾個皇女,卻並給二皇子和小皇子封王。

在外界便有了傳言,天子是有意要為難兩個弟弟,因此才遲遲沒有封王,推測覺著兩位皇子或許會當一世的皇子。

兩位皇子如今的動向薛丞相併沒有在信中說明,不過薛蘅在回到容郡的時候,從從薛老太爺的口中得知,小皇子母妃的孃家仙台國有些不安分,很有可能會有什麼大的動作。

這幾年裡薛蘅也時常聽說,王美人和皇后關係不睦。

曾經王美人母子有先皇護著,並且還有整個仙台國做後盾,所以在有了與皇后對抗的底氣。

如今先皇駕崩了後盾便破碎了一半,好在仙台國依然是王美人的後盾,因此王王美人為了自己的孩子定然不會安分守己,總會有在天子面前攤牌的一日。

天子還是太子的時候,薛蘅倒也與他時常相見,只是兩人之間的交流並不多,因此倒也相安無事。

不過在提起二皇子的事情上,天子出言諷刺過她幾句,所以在薛蘅看來天子是個心胸狹窄但並沒有多少心機的人。

薛丞相對她說過,天子很難相信別人,是個不容易被操控也不容易被利用的人,一切都憑藉著自己的喜惡做事,就跟小孩一樣今日楊花明日煙柳。

這樣的人成為天子,薛蘅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不過就目前的行事來看,對於薛家是百利而無一害。

薛蘅從老宅告辭,回到了洗月觀裡持續過著悠閒的生活,如今造紙坊也走上了正軌,漢壽鄉的工坊還在休假期間,她也沒有什麼需要忙碌的事情。

沒過多久,再次受到了薛丞相的書信。

王美人在宮中施展巫蠱之術詛咒天子,並且在暗中聯絡仙台國和燕國準備助小皇子奪得皇位。

此事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還是天子在王美人的身邊安插有眼線,總之天子知曉了此事大怒,當即便下令將王美人母子處死。

到了這裡此事卻還沒有結束,天子又召集大臣商議要出兵攻打仙台國和燕國,一番商議之下決定派謝太尉和韋原出征。

大昭是徹底的與仙台國撕破臉了,大戰將會一觸即發。

燕國所在的方位正好與益州相反,即使發生了戰亂對於益州的影響倒是不大,頂多是物價上漲。

仙台國卻不同了,位於大昭的內部接壤六安國,而六安國到益州邊界步行只需半月,騎馬就只需要幾日便能到,倘若戰事嚴重,或許益州也會受到波及。

這一次大昭出兵攻打仙台國,六安國國內也是嚴陣以待,不僅派士兵將城牆加高,也增派了兵力守護城門,不準有仙台國或是其他地方的難民湧入。

現在定康縣成為了薛蘅的封地,那便是她的地盤了,如今要未雨綢繆,同樣的派人加高了城牆。

此舉不僅要防止心思不正的人趁著戰亂為非作歹,還要防止韋原帶領的韋家軍,趁機來到定康縣騷擾縣內的百姓。

因為大昭的軍隊紀律並不嚴明,很多時候士兵就跟山匪一樣,去到哪兒就搶到哪兒,只要不是自己故鄉,那就是個你死我活的地界。

那些將軍、將領更是土匪頭子,士兵在百姓家中搶到的戰利品,大部分都歸他們所有。

出來打仗便是將腦袋掛在了褲腰帶上,大部分士兵的心思便是及時行樂,能夠多享受一日算一日。

不過好在只是搶,同為一個國家的人,倒很少會因此傷及人命。

如今的世道就是如此,薛蘅也沒有權利去批判那些上了戰場,為國家犧牲的將士。

她唯一的要求便是定康縣能夠太平一些,村民能夠繼續安居樂業,不要受到戰亂的影響。

辛辛苦苦經營了好幾年的漢壽鄉,不要因此而毀於一旦。

……

大昭的邊境戰火紛飛,不過這與薛蘅沒有什麼關係,依然蝸居在定康縣內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只要士兵沒有闖入定康縣的一畝三分地,她就不必在意。

從西青送來的膠草種子和膠,順利的送到了定康縣,她還勻了一部分膠和膠草加一雙膠底皮鞋吩咐下人送去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