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兩百章 多餘的差事

小姑看了一眼寬大的豬圈,表情甚是苦澀:“道長有所不知,我家以前是馬販子,十年前發生了一場瘟疫,飼養的馬匹全在瘟疫中死了。這豬圈便是用馬廄改的,沒想到過了十年還能派上用場。”

這麼大的馬廄想必當時損失了不少的銀子,薛蘅無意提及別人家的傷心事,便換了話題。

“聽聞你家阿翁曾經幫人養豬,那他可提及益州境內哪種豬最好。”

“倒是提過一些。”小姑說起養豬一事心情便愉快了許多,雖然每日都很累,但這些豬出欄之後他們也獲得大筆的銀子。

“我家爹爹說巴容豬是最適合我們漢壽鄉飼養,因為這是益州最耐寒冷的豬,到了冬日裡氣溫很低,不需要做過多的防護便可以度過冬日。

別的品種倒也有不錯的,聽說大香豬上肉快,最多能長到一百五十斤,不過大香豬適合溫暖的天氣飼養,倘若來到漢壽鄉冬日裡許是要給他們取暖才可,太過麻煩了。”

薛蘅一邊聽聞一邊點頭,豬的品種門道還挺多。

有人認真傾聽,小姑說的更加歡快了:“巴容豬還有一個好處便是在長到一百二十斤之後,若是再繼續喂下去便會長肥肉不長瘦肉,在寒冷的冬季一刀切下去,三指厚的肥膘雪白如玉,看著就是好肉。

我爹還說以豬現在的長勢用不了六個月就能長到一百二十斤,若是在繼續餵養一些時日想必會有很多的肥肉。”

薛蘅其實不喜歡吃肥肉,後世裡喜愛吃純肥肉的人寥寥無幾,實在是太過油膩了。

對於大昭的人來說則不同,一月能夠吃上一次肉就已經很是不錯了,大家肚中缺乏油水,正需要油膩的肥肉來滿足食慾。

巴容豬在能夠出欄之後,繼續長肥肉是個很大的吸引力,肥肉的價格也比高上一些,同樣的重量便能賣給多的銀子了。

走了一路薛蘅也有些累了,吩咐下人搬上來了一張椅子。

“貧道方才已經去過幾家了,他們準備等豬長到一百二十斤的時候再出欄,那你們是準備多養一段時間嗎?”

“自然是的”小姑彷彿看見了白花花的豬肉,笑了笑:“漢壽鄉這些豬都是同一時間養的,喂的方式也差不多豆渣家豬草,定然有很多豬在同一時間出欄。

我們家的豬準備晚上一個月再開始陸陸續續出欄,一來是為了多長一些肥肉賣個好價錢,二來也是因為大量的豬出現在房間,價格定然會下降一些。

不過也有許多人家準備多留一些肉做成臘肉等物慢慢的吃,具體什麼時候出欄還得到時候看情況。”

這一家人有一些經營的頭腦,這在村民裡很是少見。

“你們計劃的很不錯。”

“多謝道長誇獎。”

做事情的時候若是動動腦袋,總能獲取最大的利益,想來他們家用不了幾年便能發展起來,成為漢壽鄉數一數二的家庭了。

這也是薛蘅改變漢壽鄉的目的,家家過上好日子。

“估摸著這二十八隻豬出欄換了銀子,餘下來的銀子許是可以自己去坊間購買小豬仔了。”

小姑不好的意思笑了笑,他們家的確有這個打算,但在心底又隱隱約約覺得靠道長給的小豬仔賺了第一筆銀子,然後就不幫道長養豬了太不厚道,若是日後有什麼好處不分給他們家裡了又怎麼辦。

“若是這批豬養得好,下次我們家的確想多養一些,畢竟養二十隻是養,養四十隻也是養,或許別人家定然也想多養一些……”

如今漢壽公府只是提供小豬仔,最後便要分走一半多一點的肉,實際上對於農戶來說挺虧的。

薛蘅看著小姑結結巴巴的樣子笑出了聲,“姑娘不必如此緊張,你們家的日子能蒸蒸日上是貧道最想看見的一幕,既然有能力有魄力,多養一些又何妨。”

她隱約知道小姑在想什麼了,方才說的養四十隻豬也是養,胃口還挺大的!

若是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再下一年養八十,再下一年養一百六依此論推,許是會成為大昭的豬肉大亨了!

……

合作養豬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幫助漢壽鄉的村民早日奔小康,過上幸福的生活。

等漢壽鄉的村民都能自己拿出錢財去買三四豬養在家中的時候,並且還能留下一頭家裡自己吃,那便說明離她的目標不遠了。

方才在鍋裡蒸的餅子已經好了,薛蘅看著院子裡的孩子不斷的吞唾沫便不再多留。

小孩沒有那麼多的心眼,也不懂人情世故,自己都不夠吃的餅子又怎麼會分開別人吃。

看著薛蘅終於走了心裡別提多高興了,開啟蓋子便拿出滾燙的餅子吹涼了往嘴裡送,也顧不上餅子還散發著滾燙的熱氣。

豬仔已經看的差不多了,總體來說薛蘅很滿意,這些農戶對養豬一事很重視,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將心思都用在了豬仔身上。

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他們願意透過勤勞的雙手過上好日子,她感覺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