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燕青見“刀王”跟自己稱兄道弟非常地感動,“前輩,您折殺我了!論輩份,您與家師同誼,小乙哪有資格跟您稱兄道弟啊?!”
“‘刀王’之名其實虛浪,難比‘劍王’俠義的輝耀亟‘玉麒麟’的忠信斑駁。白某對梁山英雄非常地欽佩。難得你我一見如故,情投意合,雖然虛長你幾歲,算是忘年之交了。燕兄弟何須客氣?……”
“不敢啊……”
“你介意的年齡、輩份都是些很俗流的東西,我更看重投緣的感覺和隨和、親近的關系……兄弟,老哥哥我更喜歡類似於你們梁山兄弟的那種忘年情誼……”
燕青素聞江湖上人贊“刀王”“說一不二,待人誠懇,從不虛假。”也就不再拂其好意了,雙手抱拳,“如此小乙就鬥膽高攀了!”
白玉良很高興,“此處不是講話之所,你我還是先離開這是非之地吧……”
“好的,就依白大哥。”
兩人牽出駿馬,搬鞍認蹬跨上各自的座騎,離開這家荒野客棧。燕青瞅著那匹歡龍活虎般的銀色拳花馬,忍不住問白玉良,“好一匹駿馬啊!不知道白大哥這匹寶馬從何得來?”
“燕兄弟見笑了!此馬並非白某所有,乃東京楊太尉的座騎……”說到“楊太尉”三個字的時候,白玉良的語氣含著一種謙卑。
“哦?楊太尉的座騎怎麼會在白大哥之處?”燕青已經料到七、八分,但是主觀上不太願意相信。
白玉良沒有在意,“此事說來話長,容日後再慢慢詳談吧……看樣子燕兄弟似乎要往北而去,你我倒是可以結伴同行的啦。”
燕青和白玉良結伴往北而行,一路之上,兩人談論著國家大事亟憂國憂民的抱負,往往是英雄所見略同;而切磋武藝,指點江湖,則彼此又半斤八兩。英雄相惜,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常常促膝談心,柄燭夜談直至東方發白,不僅是人作了兄弟,馬也成了好夥伴,菊|花青和銀色拳花馬在馬廄中耳鬢廝磨,非常地友善。
閑聊多了,自然而然地,白玉良就將自己的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經歷給說了出來,也就揭開了“刀王”棄刀用棍這一讓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團。
斷刀門是西北關東平原上的一個比較大的武術門派,“刀王”白玉良則是斷刀門的門主。“刀王”白玉良一把風魔樸刀神州無對,兩枚鐵膽例無虛發,指哪打哪,更兼麾下有四大堂主人稱“四神獸”為羽翼,在當時武林中流行一句諺語,“斷刀一出,天下無刀。”可見斷刀門在當時武術界聲望之隆。白玉良俠肝義膽,懲強扶弱,英名遠播,因此人們贊譽刀王的刀是“正義之刀”。在武林大會之上,白玉良被各大武林門派一致公推為西北武林的總盟主。這樣子,白玉良達到了他事業的最頂峰。
可就在白玉良最風光的時候,一張塞外武林的英雄帖派來了:邀請西北武林的總盟主去長白山參加一次武術界的盛會。白玉良深知塞外武林的情況比較地複雜,具有眾多的不可預測因素;但是如果不去,則有可能被人恥笑,墜了西北武林的威望。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一次的聚會,將會晤到心儀已久,與自己並稱為“四大天王”的北俠快劍亟有著“劍王”美譽的仗劍狂歌,這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因素!白玉良毅然力排眾議應邀前往了。
塞外的武林大會是在長白山天池之畔召開的。天池位於的長白山脈的白頭山,今天屬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它的海拔超過了兩千米,湖深也達三百七十多米,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深的湖泊。而當時“劍王”與“刀王”兩大曠世高手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中邂逅了。因為彼此神交已久,英雄相惜,這麼難得的機會,自然要印證與切磋一番武藝。於是兩人就在我國最高的瀑布──天池瀑布之畔文比武鬥了一整天的時間。具體的勝負情況無人知曉,據說是難分伯仲,此事在當年是轟動武林的。
不過白玉良在講述這段往事時,向燕青謙虛地暗示自己並非劍王的敵手。“四大天王”之說,其實是“劍王一支獨秀”更為準確,至少他自己感覺難以與之比肩。“刀王”前輩竟如此地謙遜,燕青愈發地欽佩他的高風亮節了!
也是在這次武林大會上,“刀王”見到了一個讓他終生難忘的神秘女人。這女人芳名喚作冷如冰,來自於塞外的神秘之地“曾家堡”。年方十九,卻美得無法形容。而且與名字相反,冷姑娘特別地愛笑,很容易接近。
在一連串的美麗邂逅之後,白玉良終於抵擋不住這女人笑的魅力。她每對他笑一次,他對她的愛意就增加一分;她每看他一眼,強烈的沖動就膨脹一分,最後“刀王”終於無法自拔,發瘋似地愛上了冷如冰姑娘。
可是,當“刀王”真正向冷姑娘坦陳心跡之時,冷姑娘卻莫名地拒絕了。她還對白大俠冷若冰霜,聲稱就是天下的男人死絕了,也不會看上白玉良的。那白玉良是不是真的很差勁呢?這個時侯的“刀王”白玉良大概也就三十多歲,長得英俊瀟灑,儀表堂堂,更兼一身絕頂武功,等閑之人難以望其項背,可謂是人中之龍鳳,是個連男人都喜歡的男人,追求和暗戀他的女人自然不在少數。
可男人就是這樣的,成功男士尤其,愈得不到的東西就愈想要得到。白玉良對那些喜歡他,鐘情於他的女人看都不看一眼,而為了博得冷姑娘的一笑,白大俠寧願在悽風苦雨中守侯幾個時辰,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在十月十五日,冷姑娘二十歲生日這一天,她許下了一個心願,希望得到“天蟬玉衣”作為二十一歲的生日禮物。而這件“天蟬玉衣”是河北武林門派天衣教的鎮教之寶,價值連城。據說這“天蟬玉衣”能避刀劍,水火不侵,可能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那種防彈衣之類的寶物,天衣教肯定是不會出售的。而冷姑娘並不會武功,她要這東東能有什麼用呢?也許是要考驗白玉良的誠心吧?當時“刀王”就是這麼想的。於是十月十六日夜,白大俠蒙面獨闖天衣教的總壇,連殺十二條無辜的性命,奪取了“天蟬玉衣”。當白玉良把這份壽禮獻上時,冷姑娘終於展顏一笑,“刀王”美得好幾天睡不著覺。
此後更是一發地不可收拾,白大俠在冷姑娘的授意下向河北、關中武林連施煞手,給關內武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雖然白大俠作下了這累累的血案,但那都是暗中下手,蒙面所為,且從不留下活口。因此,在眾人眼裡他仍是那個和藹可親,鐵肩擔道義的大俠。但白玉良自己內心深處的痛苦與煎熬則非是常人能夠理解的。
直到第二年的十月十五日冷姑娘的二十一歲生日的那天晚上,冷如冰終於露出了她的廬山真面目,跟白玉良最終攤牌了:其實整個事件皆是其主子——曾家堡堡主,千門老大曾明所精心設的一個局,包括“英雄帖”,“劍王與刀王的對決”等;冷姑娘還自揭身份,她本是女真人,“冷如冰”只是個化名,其真實身份是千門中的高手——白紙扇“藍旗袍”。
當然“藍旗袍”不可能是真名,只是個綽號罷了。那什麼叫“白紙扇”呢?“白紙扇”是江湖黑話,指的是千門中級別、等級比較高的騙子。冷如冰是不可能喜歡白玉良的。第一,她已經喜歡上別人了,她很快就要成為女真部頭人阿骨打之次子完顏宗望的愛妃;第二,她對白玉良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你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的。第三,千門戒律的第一條即“六親不認”,連爹媽都不能認,還談什麼個人感情呢?“藍旗袍”之所以接近“刀王”,只為借白大俠之手清除掉女真國日後進兵中原潛在的抵抗力量。
明白了真相以後,在那一夜白玉良老了十多歲。據說他的“正義之刀”終於作出了痛苦的抉擇。沒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那一夜以後,再也沒有人見過冷如冰冷姑娘,也沒有人見過“刀王”的刀,斷刀門自此從江湖上銷聲匿跡,偌大個武林門派在一夜之間就蒸發掉了!退出斷刀門的人都對個中緣由守口如瓶,曾家堡也保持著緘默。
斷刀門的瓦解轟動一時,成為了當年武林中的懸案。白玉良的坦白是留有些餘地的,男女情感方面的內容尤甚,或者說,他的講述沒有做到毫無遺漏地面面俱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