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九章 九王朝闕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黃子澄麵皮漲紫,好比醬爆豬肝。齊泰厲聲喝道:“小道士大言不慚,你倒說說,什麼樣的曲子才是好曲子?”道:“寶輝公主就彈得很好。”

一群官兒面面相對,一時說不出話來。朱允炆嘆一口氣,說道:“十三姑的琴技自然是好的,但她身為公主,不能參加‘樂道大會’。”

樂之揚一愣,看那樂師,暗暗納悶:這樣的貨色也要參加樂道大會?轉眼一瞧,忽見黃子澄神色侷促,心中忽地敞亮:“是了,這個樂師,一定是他舉薦給太孫的。老小子不懂裝懂,明明一竅不通,偏又喜歡賣弄。若派他的人選,非得輸掉褲子不可。”

忽聽朱允炆又說:“道靈,聽說你的笛技精妙,曾與十三姑合奏過?”樂之揚道:“精妙不敢,粗通罷了。”朱允炆說道:“此次樂道大會,皇親國戚均要派出樂師,我身為太孫,自也不能落人之後。近日挑選的幾個樂師,均是不合聖上之意。你說得對,樂道大會第一輪,要比六種樂器,若連古琴也彈不好,其他的就不用提了。”

黃子澄垂頭喪氣,揮一揮手,那個樂師默默退了出去。朱允炆又問:“道靈,你可有合適的人選麼?”:“沒有。”朱允炆嘆一口氣,臉上流露失望之色。

樂之揚見他神情,不由心想:“這皇太孫為人不壞,可惜性情懦弱,偏聽偏信,加上身邊一群儒生,天天之乎者也,故而軟弱之外,又多了幾分迂腐,他若當了皇帝,只怕有點兒不妙。”

朱允炆沉默一時,又說:“道靈,今日召你前來,實是聖上要來東宮巡視,你身為東宮伴讀,可不要出什麼紕漏。”

他說得含蓄,樂之揚卻明白話中深意,所謂不出紕漏,正是要他謹言慎行、不得多嘴多舌,當下笑道:“太孫放心,小道決不妄言。”

朱允炆見他識趣,稍稍心安。這時一個太監入內,報道:“聖駕到了。”朱允炆應聲起立,正了正衣冠,率領僚屬前往迎接。

到了宮門,一隊人馬迤邐而入。朱元璋高高在上,坐著一乘步輦,朱微在他身邊服侍。她目光轉動,看見樂之揚,雪白的雙頰染上一抹紅霞。兩人的目光一觸即分,小公主有意無意地轉過目光,呆呆望著遠處的飛簷。

樂之揚心冷如冰,明知朱微有意避嫌,仍覺一陣說不出的難受。這時,朱元璋將手一揚,隊伍停了下來,步輦四周,有如眾星拱月,圍著若幹男子,個個鮮衣怒馬、氣勢軒昂,其中幾個樂之揚也認識,一是燕王朱棣,二是寧王朱權,蜀王朱椿也在其列。

朱棣身邊,一個胖大男子與他並轡同行,年紀已然不輕,生得細眉長須、笑臉團團,從頭到腳一團和氣。兩人身後跟著一個四旬男子,黑須長臉,目光冷峻,只看相貌,倒與朱元璋十分相似。而在蜀王之後、寧王之前,又有四個年輕男子,挽韁勒馬,一團傲氣,看其袍服,也是藩王一流。

樂之揚粗粗一數,著藩王服飾的約有九個,不由心想:“道衍說朱元璋兒子眾多,勢力最大的共有九個。看這數目,莫非就是九大藩王,這幫王爺齊聚東宮,朱元璋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不但樂之揚迷惑,朱允炆也感意外,愣了一下,上前拜倒,說道:“孫兒恭迎聖駕,拜見各位王叔……”正要磕頭,朱元璋一擺手,冷冷道:“免禮了,起來吧!”

朱允炆應聲站起,忽聽朱元璋又說:“你是朕的太孫,將來的皇帝,按理說,你的叔父們改向你磕頭才對。”

九大藩王均是一愣,胖大男子呵呵一笑,當先跳下馬來,撲通跪倒,笑嘻嘻說道:“晉王朱棡,拜見太孫殿下……”朱允炆慌忙上前,連聲說:“三叔請起,三叔請起……”正要攙扶,忽聽朱元璋說道:“扶什麼?讓他跪,將來你是君,他是臣,臣子跪皇帝,那是天經地義的事。”一邊說,一邊看向諸王,目光森冷,凜凜逼人。

老皇帝目光所及,藩王們紛紛下馬,一字排開,齊整整跪在朱允炆的面前。這一下來得突然,朱允炆先是一驚,接著又是一陣狂喜,望著眼前一排人頭,莫名地激動起來,雙拳緊握,渾身發抖。要知道,這些藩王一向自大,常以叔父自居,除了少數幾人,其他人見了太孫多無禮數,如此齊齊跪拜,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東宮門前一片寂靜,只有風吹旗幟,發出獵獵之聲。跪了一盞茶工夫,朱元璋方才說道:“起來吧。”

九王這才站起身來,一個個低眉順眼、神氣狼狽,活似一群打敗了的公雞。朱元璋掃過眾人,冷笑說道:“我知道,你們九個,一向對太孫十分無禮。以前的,朕過往不究,從今往後,藩王就是藩王,皇上就是皇上。朕歸天以後,你們對待太孫,就如對朕一樣,有人膽敢作亂,天下之人,當可鳴鼓而擊之。”

諸王隨駕前來,萬不料朱元璋會來這一手,一時人人發呆,不知如何回答。朱元璋面露不快,厲聲喝問:“聽見了麼?”

諸王應聲一驚,紛紛答道:“聽見了。”聲音有先有後,有高有低,樂之揚只從聲音裡面,就能聽出這九個人各懷主意。朱元璋比他精明十倍,自也聽出不對,臉色一沉,冷冷道:“你們不用騎馬,隨我步行入宮。”

諸王無可奈何,棄馬步行。樂之揚正要跟上,忽聽有人叫喊,回頭一看,只見席應真從一乘小轎中探出頭來,慌忙迎了上去。

大半月不見,老道士的面容越發枯槁。樂之揚看出他油盡燈枯,心中不勝難過,席應真看出他的心思,笑道:“放心,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唔,這些日子,你還好麼?”

:“我遇上一些奇事,正要跟你商量。”席應真看了看四周,笑道:“過了今日,我要回陽明觀住上幾天,那時再說不遲。”樂之揚默默點頭,跟在小轎後面。

到了東宮正殿,朱元璋斜倚步輦,隨口說道:“允炆,你近來學問精進,奏章也批得不錯,從今往後,除了生殺賞罰,其他的奏章不用給朕看了。”

他口中誇贊孫子,雙眼卻掃過九個兒子。那九人都是一方諸侯,面對老皇帝的目光,卻一個個縮頭縮腦、噤若寒蟬。晉王為諸王之首,忙笑道:“太孫天生仁孝、聰明過人,父皇把江山交給他,那是萬萬錯不了的。”

朱元璋掃他一眼,冷冷道:“但願你心口如一。”晉王臉色一僵,強笑道:“父皇如是不信,孩兒把心掏出來也行。”

“那也不用。”朱元璋淡淡說道,“你心裡的念頭,朕是一清二楚。太子在位的時候,你就偷偷摸摸幹了不少蠢事。太孫年少識淺,你更覺有機可乘了對不對?”晉王麵皮發白,頭上、背上冷汗直流,連聲說:“罪過,罪過,兒臣幾個腦袋,敢有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