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卯時,拔營。
1800餘人按昨日商量好的行軍順序,分三段,互相拉開三里距離逐次南下。
秦佐民為前鋒,領500白桿兵走在最前面;葉宰領110新老國防兵及500新兵走中間;宋倫領600餘輜重兵走在最後,李唯輔也在其中。
把李唯輔安排到後軍,是葉宰一直以來的做法。因為輜重兵攜帶他的全部家當,沒有知根知底兒的人守著他不放心,所以說李唯輔實際是葉宰派出的監軍。
大軍開拔後,葉宰並沒有乘坐他“親手”設計的馬車。
那裡面太熱了!
一架火爐子烤著,四川空氣又潮溼,再加之為了保密門窗封閉,基本上等於長期洗桑拿。
他的交通工具是一匹高大的紅色駿馬,蜀王府送的。另一匹送給了前面的秦佐民。
聽蜀王府長史吹牛,這兩匹馬是蜀王府花了大價錢從青海搞到的。
葉宰反正不懂,就覺得這馬的確比一般的川馬高大,腿也更粗。倒是秦佐民是個識貨的,起先眼巴巴地看著,就差當場流出口水來,當葉宰答應送他一匹時,那對招子裡射出的亮光絲毫不亞於一百瓦的燈泡。
“噠噠噠……”葉宰騎著寶馬意氣風發,在軍列左右來回巡視,間或衝兵士們喊一聲:“加油!”
兵士們知道這是兵憲大人在給自己打氣,通常會回一聲:“雄起!”
葉宰非常滿意兵士們的狀態,巡視過中軍後,朝身後呼喝一聲:“走,去後軍。”隨即一振馬韁,旋風般衝向了來路。
又是一陣雜亂的馬蹄聲響起,輪值親兵們歪歪斜斜地操控馬匹跟上。
葉宰的親兵隊得益於蜀王府賣馬的福利,也混上了11匹馬,就是他們的騎術實在不咋的,且得練呢。
馬一跑起來,葉宰彷彿又找回了北上時剛學會騎馬的心情,但覺暢快無比,不由將雙腿越夾越緊。漸漸的,兩旁的風景從倒退變為了模糊,耳畔也傳來了“嗚嗚”的風聲。
三里距離倏忽而過,直到葉宰看到一杆“宋”字大旗才操控馬兒減速。
沿途都有兵丁向葉宰問好,葉宰聽到了便會朝他們點點頭,又激起一片片的歡呼聲。
一隊兵過去,便是八輛堆得高高的四輪馬車。
馬車由雙馬拉拽,後面還跟著兩匹以做替換。這些馬車因不用坐人,故四周用簡陋的木板圍起,上面蓋著油布,用粗長的繩索捆紮,看不出裝的什麼東西。
不過葉宰知道里面是什麼,大多是糧食、糧種,以及最重要的火藥、硝石。
越過馬車便是極為壯觀的風景——浩浩蕩蕩的雞公車大軍。
他們分作三輛一排佔據道路右側。長長的隊伍串在一起,行進時踏起的灰塵好像一條滾地的土龍。
一百輛雞公車上也堆得高高的,以至僅見其車不見其人。
有一些雞公車塗成紅色,只有建昌道的人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紅色代表戰鬥!因此這些雞公車運送的是盔甲兵刃,便於接戰時兵士就近披甲執堅,馬上由輜重兵轉為戰兵……
若是有人膽敢撿軟柿子捏,呵呵,必會碰得頭破血流!
緊接著雞公車陣的,便是一輛傻大黑粗的馬車。
通體幽寒的鐵黑色,鐵輪鐵架鐵廂,人呆在裡面同後世的防彈轎車並無分別。
葉宰和宋倫打了個招呼,縱馬至車廂側面窗邊,衝已看到自己的李唯輔問道:“君傑兄,新式馬車如何?”
李唯輔“哇”了一聲,臉色臘黃臘黃的,有氣無力道:“良臣,此物我當真無福消受了。身處其中猶大海行舟,搖晃來去,令人頭暈作嘔。”
呃,減震導致暈車了?古代版的暈車?
葉宰的腦袋先暈了,嘬著牙花子道:“你不覺得它不顛了,屁股也不痛了嗎?”
李唯輔苦笑道:“確實不顛了,但他搖啊。屁股確實不痛了,但傷神啊!”
接下來,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居然露出孩子般乞求的眼神,“良臣,要不我們還是坐回原來的馬車算了?”
“是極,是極……”
車廂內傳出幾個虛弱的聲音。
面對群眾的呼聲,該不該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