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如今做事頗有大將風度,他沒有得到訊息後便第一時間傳給葉宰,而是匯總了幾個人的訊息,謹慎對比,確認訊息為真方傳給葉宰。
葉宰接到王曉的報告,這才弄懂了李元功之事的來龍去脈。
李元功,宜興人,周延儒老鄉,舉人功名,今年四十有奇。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是為周延儒謀主。但此人有個最大的缺點——好色!
錦衣衛便是抓住這點,在他傍晚去南城青樓的機會,於路上設伏將其抓獲。
進了詔獄後的表現……
應該說周延儒沒有看錯他!他完全不像大部分落在錦衣衛手中的官員,刑都沒動就屁滾尿流,恨不得把小時候偷看人洗澡的事都招出來。
李元功好像是早就做好了進詔獄的打算,故而進去後還算不卑不亢,即便面對刑具也沒有說出對周延儒不利的口供。
嘶……此人難道是個烈士?
葉宰咋舌片刻再往下看,很快又笑了。
原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說到這兒又得佩服周延儒辨人的眼光了。他沒有看錯李元功,也沒有看錯崇禎。
崇禎果然對周延儒還保有一份善意。就因為崇禎沒有真下狠心,負責拷問的錦衣衛也就沒有當真下死手,所以李元功雖然受了一些刑,有一點點慘,到底還是保住了秘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終北鎮撫司提交給崇禎的案卷上寫著: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這八字才是放出李元功,放過周延儒的最大原因。
在這裡不得不說漢語的博大精深,此中文字遊戲歪果仁絕對一頭霧水。
如果沒有證據想放人一馬,可以用“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如果想整人,那就倒過來“查無實據,事出有因。”
前一種代表:出現這種情況情有可原,但是查了沒有真實證據。
後一種代表:查了但是沒有真實證據,出現這種情況是有原因的。
葉宰默默對著王曉送來的紙條思索了好久好久,才大概想通其中的道理。
他將紙條扔入爐中,看著青煙升起,火苗瞬時吞沒紙條,喃喃道:“又過一關。周延儒你一定要給力啊,只要再撐一段時間,這些都不叫事兒,本官可以給你全部擺平嘍。”
可惜,事情並未想葉宰希望的那樣發展,墨菲定律仍然在執行當中。
僅僅平靜了一個多月,五月下旬,京城朝堂、坊間忽然流傳起一個訊息:周首輔自稱“頗有回天之力”,而且在背地裡叫陛下“羲皇上人”,實屬大不敬啊!
訊息傳到葉宰耳中,他立馬條件反射——輿論,有人在操縱輿論!
一定是溫體仁又出手了,這老賊,亡我之心不死吶!
可是這兩句話是啥意思?
葉宰對第一句話“頗有回天之力”有一點淺淺的認識:迴天!豈不是在說現在大明的天要塌了?崇禎此刻的心情恐怕不太美麗。
第二句話“羲皇上人”?
原諒某讀書少,容某找找看。
葉宰衝書房外揚聲叫道:“小貴子,去給少爺買幾本書回來。”
感謝書友“”投出的月票!)
喜歡聚寶盆中的大明請大家收藏:()聚寶盆中的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