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章 求賢

豐縣,這是江北治下最北方的縣城,宿遷之戰後,豐縣知縣出逃後,當地計程車紳即遣使請派兵收復,和徐州、沛縣等地一般,皆是不戰而克。其實這個時代打仗大抵是如此,一場大勝之後,憑著大勝之威既可逼降周圍的府縣。

離開了鐵廠之後,朱明忠便直接領著衛兵來到了豐縣,因為豐縣地處前沿的關係,所以在豐縣駐有忠義軍一營兵,雖說看似兵力有所不足,但用於守城,憑著城牆至少可以堅守數日。

在抵達豐縣視察了這裡的防禦部署之後,第二天天將放明,一身便裝的朱明忠便騎馬在幾名親兵的護衛下,沿著官道一路北上,這是這個時代官吏的必然,既然到了這個地方,自然需要拜訪一下遺老,騎在馬上顛簸了半日,於午後朱明忠接近了目的地。

“經略,不過就是一任知縣,何需您親自上門?”

跟在經略的身邊,趙興賢有些不解的問道,作為護衛,他首先想到的了經略的安全,而這董莊離城數十里,萬一有個差池,那可如何是好。自然的,對那位小小的七品知縣,也跟著有些怨言。

“就是,經略,若是你想見他,直接命人傳他到城中便是了,何需親自來此?”

護衛們的抱怨,讓朱明忠只是微微笑道。

“你們不懂……”

其實,朱明忠之所以會親自來董莊,既是為了作出禮賢下士的姿勢與世人,同樣也是為了見一見後世聽聞的“折笏之交”事主。

儘管置身於這個時代,曾見過太多的名人,但是對於少年時曾讀書過的那篇“折笏之交”的文章中所記載的鴻臚寺少卿董令矩與翰林院編修宋千敏友誼卻是印象極為深刻。所以既然到了豐縣,這人總是要見上一見。

江北的村落與江南相比,顯得有些破敗,放眼望去,大都是泥坯草層,百姓也是衣衫破舊,那棉衣的破舊處更是露出此許棉花。

江北民力貧乏如此,如何能撐得起北伐大業?

正在村口佇足神思的時候,這時卻有一位六十幾許,穿著粗布衣、揹著糞筐的老者已走到他的身旁,笑著向他打招呼道。

“這位公子,可是路過此事,若是睏乏了,不若來家中喝口茶歇歇腳!”

朱明忠看著的這頭戴幅巾的老者,在這個時代幅巾幾乎等於遺民的標誌,於是便笑著問道。

“這裡可是董莊?”

“正是董莊?公子是來訪親還是?”

“訪友,不知前宿遷知縣宋千敏,住於何處?”

“小老兒正就宋千敏,不知公子您是?”

宋千敏有些詫異看著面前的這位公子,既便是不看其身邊的幾個護衛,也知道這個渾身透著沙場氣息的青年,絕不是什麼富家公子。

“這是我家朱經略,大明江淮經略使!”

朱經略!

瞬間,宋千敏便反應過這人是誰了,難怪渾身盡是沙場之氣。

一聽眼前之人就是宋千敏,朱明忠立即笑說道。

“正想去見你,沒想到在這村口就碰著你了……”

“見過朱經略!”

宋千敏急忙揖手見禮時,朱明忠笑說道。

“本官身為江淮經略,直至今天才上門拜訪宋老先生,還望老先生切勿怪罪。”

“豈敢,豈敢,經略事務繁忙,小老兒焉敢怪罪經略……”

聽說朱明忠是專程來見自己,盡是誠惶誠恐模樣的宋千敏連忙又招呼著道。

“經略,若是不閒寒舍簡陋,不若便到家裡去吧,就在前面。”

跟著宋千敏,朱明忠一行來到一座宅院門前。與周圍泥坯房不同,這房屋是灰磚徹成,邁進門檻之後,朱明忠便正面四間是坐北朝南大瓦房,兩廂六間側房均為高梁秸蓋頂,庭院裡有一大塊種著蘿蔔、大白菜的菜地,院中雖說養著雞鴨,但是收拾的卻極為乾淨。

“寒舍簡陋,還請經略包涵,”

說著將宋千敏將朱明忠帶至正房邊,指著右側的一間房說道。

“這是在下的書房,我們就在這裡說話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