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遼!
從遼東失陷之後,復遼便成為整個大明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的願望,但直到現在,直到忠義軍踏上遼東的土地之後,才第一次看到了希望。只不與人們想象的不同,現在的遼東根本沒有什麼清軍,按軍正司的情報,滿清所謂的“滿洲”不過只有清軍五千人駐於盛京,再就是所謂的“披甲人”三千左右,這三千披甲人千餘人駐於寧古塔,千餘分散駐於遼東以北各地。這麼大的地方,就這麼一點人看守,怎麼可能不空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復遼不是關鍵,畢竟,自從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很快清虜便盡數遷往京師,這關外的冰天雪地怎及得上中原?對於一心想要做中原天下的滿人來說,他們壓根就沒在這裡留下什麼人,現在這地方……”
除了盛京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價值,當然,若是說價值的話,恐怕就是大軍佔領盛京之後,對滿清造成的心理打擊——失了“老家”之後,他們就會成為無根之萍,到時候很有可能會導致滿清軍心潰散,從而不戰而勝。
“這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山海關!”
山海關才是最重要的!
登上猴石山後,凝視著於海灣中以及海灣附近泊停的船隻,在十幾天的航行之後,部隊需要進行一番休整,以恢復戰鬥力。當然,登陸旅順,也是為了建立一個橋頭堡,一個進攻北方的橋頭堡,至於從朝鮮租借的地方,那不過只是順便而為罷了。
“給朝鮮王去一封信,問問他們,朝鮮的民夫什麼時候到!”
看在旅順口附近修建簡易堡壘的兵士們,朱明忠便直接對身邊的方以智說道。朝鮮的米,或許他不稀罕,但是對於那些免費的勞動力,他倒是挺稀罕的,畢竟,這旅順口等於總是需要修建堡壘要塞的。
“密之,你看。這旅順口將來就是內地與東北聯絡的橋頭堡,將來海軍會在這裡修建要塞,內地物資可以直接經海路運抵旅順,現在,我軍成功抵達旅順,也就等於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計劃。按照計劃第二階段便是水陸並進攻佔山海關!”
雙眼凝視著遠方,朱明忠回憶曾看過的山海關沙盤,然後說道,
“山海關是此役的關鍵,只要我軍能夠佔領並鞏固山海關,便可以切斷清軍的退路,至於盛京這邊……雖是老巢,可實則早就空虛非常,若不是因為盛京……”
話聲稍頓,朱明忠原本想說,若不是因為盛京現在有滿清的達官顯貴從京師運過去的家當,恐怕他還真不一定會分兵去瀋陽,可是隻要一起到軍正司在情報中提及的那動輒上百車,多則千餘車的金銀財寶、古玩字畫,他就無法平靜,在那些滿清的達官顯貴們到底運走了多少東西,他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那些金銀財寶、古玩字畫無一不是沾著漢人的血,甚至其中還可能有許多國寶,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那些人給毀了。
再加上奪取瀋陽的訊息,傳到清軍耳中,會重創其軍心,所以,在反覆權衡之後,朱明忠還是決定分兵。畢竟,打下山海關之後,所需要只是防禦,在艦隊的掩護下,防守山海關根本沒有任何問題,至於盛京那裡,可以發一筆財,將來天下平定的之後,用錢的地方會更多。
“密之,此次右路軍進攻盛京,你要隨軍行動,待到了盛京之後,務必把抄家一事辦好!”
看著方以智,朱明忠的神情顯得極為嚴肅。
“根據軍正司的情報,清虜達官顯貴已經將大量金銀財寶、古玩字畫運往盛京,這些東西皆是我漢人血汗所得,其中更有許我是中國傳世之寶,萬不能淪入異人之手,所以,抄家的原則是……刮地三尺,寸毫不放!”
已經從大王那裡知道,那些東西重要性的方以智自然點頭表示同意。
“請大王放心,臣必不定我漢人之物有絲毫流落異人之手!”
“好!這遼東之事,就拜託密之,部隊休整兩日之後,其餘各部隨我等即可起程……”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