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明曾有一個都,是高皇帝的老家鳳陽,洪武二年,大明開始在鳳陽營建都。請百度搜尋至洪武六年,皇城及禁垣的城牆和基礎基本建成,都外城也已築成。在當年四月高皇帝以“勞費”為由放棄了建都鳳陽的計劃。後來都逐漸荒廢,到崇禎年間,都建築悉數為闖賊焚燬。
而現在大明的都,既是其京師所在,只不過,這個都並不是鳳陽,而是黃河北岸,緊鄰黃河的清河——這裡曾是淮安府治所所在,也是興乾皇帝潛龍江北時的府治所在。
在過去的幾年間,無論是作為江北的府治,亦或是作為大明的都城,這裡都遠北京更適合作為首都,人口來說,因為數十萬旗人隨滿清北逃,京城人口不過二十萬,而清河人口卻超過三十五萬。
經濟而言,以清河為首都不需要經過大運河解交數百萬石糧食供應京師以及北方軍隊食用,可以減少糜費數百萬兩。而在另一方面,京師的南遷,不需要再像當年永樂北遷之後,兩百多年來不得不選擇“保運治黃”的飲鴆止渴的治黃策略,讓其重回北方故道,疏通淮河令淮河重歸故道入海,不僅可以讓旱澇不斷的淮河兩岸重新成為魚米之鄉,更能使都可以近獲得糧食。
總之,遷都百利而無一害。
至於“天子守國門”,現在建奴據潼關竊西北,按照“天子守國門”的道理,於清河倒也算是“守國門”。
當然,所有的一切都是藉口,之所以選擇清河,是因為清河是朱明忠的大本營,是他的根本所在,相於陌生的京師,清河更適合作為“新朝”的帝都。當然,在另一個方面來說,以清河為帝都,同樣也標誌著在某種程度,“新明朝”與“舊明朝”的區別,儘管對於外界來說,興乾皇帝是崇禎皇帝的兒子定王朱慈炯,但是朱明忠卻清楚自己的身份,他是朱明忠,至於朱慈炯,只不過是一個名字。
他與太祖皇帝一樣,都是新朝的開創者、締造者,而不是“繼承者”,說到繼承,他只是繼承了一個名字,僅此而已。
所以,帝都必須要遷往清河,只要遷往清河,世人才會銘記興乾皇帝的功業——驅逐韃靼、恢復大明。
當然,遷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須要營造宮殿,同時還要營建官廳衙署,當然還有勳貴的府邸,這些營建工程,所耗財力十分巨大。不過因為在此之前,清河已經建成了淮王府以及官廳,所以因陋簡,倒也勉強可以使用。儘管如此,朱明忠還是特意規劃了新城——既在舊城西北方規劃新城,按照一期五年規劃的新開發街區面積40平方里,計劃容納人口50萬。至於所需要的經費,基本原則是“統一購地、統一整備、統一銷售,將所得用於城市開發”,也是與後世開發區的思路是一模一樣的。
在完成部分私有土地收購後,工部既按照開始進行土地平整,進行了下水道、以及街道等基礎設定配置,類似於後世的三通一平,當然變成了17世紀的“三通一平”——通水、通路、通下水道和場地平整。此後,又頒佈了《帝都土地建築物出售及租賃的有關規定》,其對建設週期、轉讓原則、土地用途、面積大小、競買方式都做了詳細和嚴格的規定,跟現在的有關要求別無二致。除了衙門官廳用地、官辦學校用地、道路、公園綠化等公共用地外,其餘土地均市交易,從而獲取土地收益,用於都新城的建設。
不過只是一年的時間,在十數萬以唐軍戰俘為主的勞工努力下,憑藉著劃時代的建築材料——水泥等建築材料的應用,在興乾二年四月,皇宮以及官廳衙門主體已經完工,加之官吏衙署的住宅也準備完成,朱明忠便立即迫不及待的下令遷都。
儘管不少官員對遷都頗有些牴觸,但他們卻不得不遵從皇命,遷往清河。
也正是從四月起,清河開始作為帝國的首都,至於北京與南京,不過只是大明的陪都,而曾經的都鳳陽,自然隨之取消了其都的身份。大明只有一個都,是清河。
而作為都的核心皇宮,正位於東西兩座新城之間,也是以曾經的清河老城為基礎的淮王府,只是現在的淮王府規劃變得更大,而且多出了許多宮殿。儘管作為主體的“奉天殿”等宮殿已經建成,但朱明忠卻仍然喜歡在華殿旁的御書房接見眾臣。
“驅虎吞狼?”
御書房眾臣聽著皇的話時,無不是一愣。儘管對於這個詞他們並不陌生,但卻不知道,陛下為什麼會用這個詞。
“陛下,臣不知這何為虎?何為狼?”
作為首輔大臣的張煌言手持笏板微微揖禮說道。
“正是,陛下,這西北能言之虎狼者,不過只清虜而已,又何有虎與狼之說?”
顧炎武同樣附聲問道。
“虎者,是清虜!”
坐於龍椅的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後繼續說道。
“至於這狼嘛……”
沉『吟』片刻,朱明忠才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西域的準噶爾,是一頭狼!”
或許,現在朝的官員並不瞭解準噶爾,但是朱明忠卻知道,在歷史滿清用了長達一百餘年,祖孫三代矢志不渝的消滅了準噶爾。他們之所以會耗費如此精力,自然有他們的用意與原因。
“準噶爾?”
無論是張煌言或是顧炎武、而錢磊、朱大咸等人皆是一愣?他們從沒有聽說過什麼準噶爾。
“這準噶爾部,嗯,其前身可以追述到英宗時的瓦剌部,準噶爾部隸屬漠西蒙古,同時期的部落還有碩特、土爾扈特、杜爾特三個小部落。準葛爾是其最為強大的部落。二十幾年前,和碩特和土爾扈特派使者找到後金,代表四個部落表示歸順。滿清入關後,四部首領具表順治,臣服大清,順治賜予各部弓箭盔甲,命固始汗王為盟主,統領各部,從而確立了大清對漠西蒙古的統治,不過,目前漠西蒙古四部之間衝突不斷,如果我們進軍陝西,那麼清虜勢必會再次西遷……”
見眾人似乎有所懷疑,朱明忠收斂起笑容說道。
“這是肯定的,軍正司那邊發來情報稱,現在,清虜正在往西北調兵,其意圖進攻哈密,一但其奪下哈密,一但朕命令大軍西征,清虜為謀生存,勢必會向西域進軍,如此,我們必要考慮一個問題,是追擊還是止步!”
看著眾臣,朱明忠隨口反問道。
“眾卿說說,到時候,是繼續追擊至哈密,還是止步於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