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亭,你想法是什麼?”
“回大王,三衛禍邊數百年,降而復叛,叛而復降,如此反覆,今日焉能再受其蠱惑,既然現在其旗下壯丁大都入虜,旗內旗丁不過萬餘,以標下之見,如大王能派遣數營騎兵,必可趁其勢弱之時,將其盡數剿滅,如此,三衛一滅,再建以衛所,如此邊患即可平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王文白的建議,朱明忠既沒有反對,也沒有表示贊同,他只是盯著牆上的地圖。
十天前,當一身蒙古人打扮的王文白帶著三千餘匹上等馬和數百蒙古奴隸來到山海關的時候,朱明忠看著這個渾身已經看不到絲毫書生氣質的軍正司的軍正。
兩年!
潛伏敵營兩年,一面蒐集情報,一面千方百計的為江北購買所需要的上等馬,尤其是上等母馬,現在江北的淮南馬場中,之所以能夠用阿拉伯馬與蒙古馬雜交繁育出了超過五千匹良馬,他居功甚偉。
而這一次,他又帶來了蒙地的情報,而更為重要的是,對於如何平定蒙地,從而徹底解決後患,他早就是成竹在胸。
“大王!”
直起腰身,王文白迎著大王的腰身說道。
“世間有蒙古人嗎?”
他的反問,讓朱明忠不覺一愣,他這是什麼意思?
“敢問大王,秦漢時的匈奴現在何處?還有魏晉時的鮮卑?他們現在又於何處?以屬下蒙地遊歷兩年的經驗來看,這所謂的蒙古人,大抵上也是當年的鮮卑一部分,而鮮卑之中又未嘗沒有匈奴人的血統,草原上的法則不同於是漢地,草原上從來都是強者為尊,一個部落的強大崛起都是都擊敗對手,兼併弱小部族為前提,在匈奴人強大的,他們就是匈奴人,在鮮卑人強大的時候,他們就是鮮卑人。在突厥人強大時候,他們又成了突厥人,而當蒙古人強大之後,他們又成了蒙古人,就像滿清崛起之後,被征服的蒙人,就成了蒙八旗一樣,數百年後,也就只有所謂的旗人了,如此反覆,可以說,這北方草地的部族就像是白居易詩上所云“”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在說出這番話之後,王文白的視線不由的朝著北方看去,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現出了北方的大草原,浮現出了那片水草豐美的草地,當然同樣也想到了在那片草地上生活著的人們,儘管在過去的兩年之中,他曾在無數個帳間遊連著,與一個個蒙古女子有過一夜的露水情緣,但是……我是軍人!
在默默的於心底念出這句話之後,王文白的目光變得堅毅起來。他的心中不再有絲毫的情感,有的只是冰冷的理智,作為軍人,他必須要做出一個最為理智的選擇。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選擇,而對於王文白來說,他經歷了過滿清入關的屠殺,不知多少親友死於其屠殺之下,甚至這也是他主動從軍的原因,他本是書生,如果沒有滿清入關,也許,他早就已經考取功名,出仕為官了,但是現在他做出了另一個選擇,這個選擇對於他個人而言,或許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卻能夠讓他心神稍安,不至於像過去於滿清奴役時,每每總是念叨著,如此如何有顏面對身死的故友同窗。
當然從軍並不僅僅只是為了心安,同樣也是為了能夠達成另一個願望,那是讀書人的最高願望——平天下!
“自秦漢起,這些草原上的部族,強則入寇中原,殘我百姓,弱則依付中原,或自相殘殺,待到吞併其它部族時,再入寇中原,如匈奴、如鮮卑、如突厥、如契丹、如女真、如蒙古、如今日之滿清,數千年來,草地之民視中原為肥肉,無不是懷揣吞食中原的野心,漢時可滅匈奴、唐時可滅突厥,我朝可逐蒙元,可令其分裂為瓦刺、韃靼,即便是沒有建州女真崛起,若是再有幾十年之功,不定兩者之中,便有一部崛起,到那時,他們也必定會為患中原,中原稍有不慎,既有可能重蹈蒙元、滿清奴役之下場,如此反覆,何時是個盡頭?”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