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章 有福

兩家又是鬧得雞飛狗跳,蘇氏以秋收為大壓著口舌矛盾,但大房天天吵,實在沒辦法,就把地裡莊稼分了,直接分了家。

張木匠見張春妮兒編織的縧子像模像樣的,便帶著張春妮兒來正式問李瑜試試。

來之前張木匠給張春妮兒交了好些乖話,一路叮囑,面色難得緊張。

張春妮兒不懂她爺爺為什麼這麼嚴肅擔憂,張木匠心想你這娃子知道個屁,這關乎你一生的命運。

手藝是那麼好學的嗎。家傳手藝概不外傳。

醫不叩門,法不輕傳。

張木匠的好手藝壓根沒村子裡人來問,因為都知道不會交給外人學。

張木匠看著背簍裡的禮信,鎮上買了五斤豬肉、一包紅糖、一張新的縧凳,一瓶兩斤裝的酒,這東西走親家算很是豐厚了,可拜師也不知道夠不夠。

另外學費不知道會收多少,張木匠摸了揣腰腹裡鼓鼓一包錢袋子,心裡還是沒底。

可來到章家說明來意,李瑜看了張春妮兒教的作業,只收了禮信,錢不收。

張木匠非要他收錢,不收錢就不認真教。這是他的想法。

雖然周家當時也沒收錢,但是給了二十個雞蛋一匹淡綠細布,折價也在三百文左右。

那時候的三百文還比現在值錢。

張木匠最後硬要李瑜收一半的錢,也就是三百文。

李瑜見他意誠,老木匠還說原本中秋前就應該來的,拜師後還可以叫張春妮兒幫忙給章家幹活,但是他家四十畝地實在騰不開人手。

實話帶著歉意,又是一把歲數能做李瑜爹的年紀,李瑜自然好好招待說自己會認真教。

不過能學的怎樣,還得……不待李瑜說完,張木匠笑意連連,忙道,“那是那是,這個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張木匠自己是手藝人完全懂其中的竅門。

喝了拜師茶,行了跪拜禮,張春妮兒喊一排站著的章崢、章小水、周小溪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這都是老木匠教的。

周小溪原本悶悶不樂,可一想到自己升了輩分,立馬樂的很。熱情的給張春妮兒說有不懂的隨時問他。

張春妮兒家距離章家要走三刻鐘,這種學藝一般拜師後吃住都在師父家。當然,學徒會給師父家提供孩子的口糧。但是章家目前沒房子給她住,張春妮兒只得早晚來章家,李瑜也給她放工早,怕路上回去不安全。

張春妮兒開始上工緊張侷促的很,天剛亮就來了,生怕自己笨被嫌棄退了回去。周小溪見她那樣子,只想到自己小時候是多麼任性了,還是兩家大人哄著他學。周小溪又朝李瑜撒嬌,抱著他說師父好好之類的,看得張春妮兒豔羨的很。

章小水見周小溪撒嬌,他勢必要把周小溪擠一邊去,腦袋直往他阿爹手心蹭。

張春妮兒就默默清掃雞圈牛圈之類的雜活,這些她在家都幹慣了,熟練的很。章小水的任務被分擔了,他也很感激張春妮兒,又不好意思叫她幹。李瑜卻使喚張春妮兒很自然,她還很高興覺得自己終於有點用,不會被退貨了。

張春妮兒怕狗,那餵狗的活一直都是章小水幹,李瑜也叫張春妮兒餵狗。張春妮兒不敢但也不敢說怕,只哆嗦著把南瓜、紅薯、麥麩之類煮熟的豬食往狗盆裡倒。兩只狗往她腳邊聞嗅了番,才低頭吃。

餵了幾天,張春妮兒回家的路上都跟了兩只狗。

莫名的,她好像知道師父的用意了。心裡暖的不行,再去章家少了緊張,多了期盼。

今天章家人都要出門,就只周小溪和張春妮兒在家刺繡。

章有銀把牛趕到周家,把放在周家的板車連著車軛取出來,做了牛車帶著李瑜和孩子們進城了。

柳桑問道,“李瑜難得進城啊。”看來一家人都緊張章崢進鏢局的事情。他們這次就是進城去鏢局的。

李瑜道,“我是懶得折騰的,但是老章非要我進城看看。”

章有銀道,“也順路看吳嬸子蘇紫嘛,中秋團圓餅都做好了,還得感謝王老大夫呢。”

這些關系,章家年節都在往來。

早幾年他們給的幫助,章家一直都記著。

用這點勸李瑜進城,李瑜才稍稍松動。

李瑜最近總是嗜睡,兩三個月了食慾忽高忽低,白天一定要午休一個時辰,晚上睡不著,章有銀也樂得幫他助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