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57章 拜師二更)
章有銀和周圓這趟在城裡轉悠的有些久, 直到下午兩人才坐著騾車從城裡回來。
出城門的時候,章有銀都是裝傻,一副呆呆憨憨的模樣坐在騾車上不敢動。牽著騾車的周圓像是拉著痴呆的弟弟一般。
守城的將士見怪不怪了, 已經熟悉這個高壯但痴傻的男人, 也歇了以往好奇想要盤查憑證的心思。
周圓見章有銀那偽裝也不多問。他出了城門坐在新買的騾車上,想揚著鞭子重重揮下策馬昂揚一翻, 全了兒時的夢想。但又捨不得鞭子打疼了騾子,輕拿輕放,自己嘴角就笑得合不攏嘴。
那騾子也是看人下菜的,見周圓手生,便以為要得了自由野性大發,開始撂著蹄子狂奔。周圓後仰一個趔趄,忙拉著韁繩大喊, “騾五兩,你可別亂跑!”
章有銀在旁邊笑, 周圓這人什麼都好, 就是對喜歡的東西很溺愛。對孩子這樣對這頭騾子也一樣。
眼見五兩買回來的騾子就要把板車帶入水溝裡, 章有銀右手把周圓從車轅中間拉到一旁, 再接著右手執鞭,左手搶過韁繩,霹靂吧啦一拉一拽,剛剛還狂飆的騾子老實的不得了。
周圓捂著胸口鬆了下氣,這騾子和車上新添的鐵鍋可差不多是他大半的家底了。瞧章有銀趕車那架勢,肩寬腿長的悠哉閑適,可那氣勢硬讓騾五兩乖順聽話的很。
周圓和酒樓的合作很是順利, 酒樓上牌的各種豆腐菜都熱銷,價格七文到十三文不等, 菜式新鮮味道還很不錯,就是普通百姓上酒樓都能再點個素菜吃上一頓。那也算是上了酒樓。說出去都有面子。
酒樓又和周圓多定了五板豆腐,周圓開始覺得樹大招風,錢賺多了守不住反而招人惦記,下意識想拒絕。但是章有銀勸他珍惜,做豆腐這方子不是絕密,要不了一兩年世面上肯定不止他一家了。
周圓聽章有銀的接下了生意,家裡兩口鍋忙不過來,所以又買了口。柳桑經過一個秋冬好養著,身體也恢複的不錯,算上週青山,一家三個勞動力,勉強也能轉的開。
章有銀道,“你這人真是,生意上謹小慎微,這又買騾子又買鍋的,藏都不帶藏的,還得從大黃村招搖過市。”
說起這個,周圓就來氣。
他家周青山自從十三歲就開始託媒婆說親,拖拖拉拉兩年眼見六月就要滿十五歲了,親事沒一點頭緒。
就是嫌棄他周家家底薄,沒有宗族血親背後撐腰,還說做生意不是正道,家裡沒地哪天生意不好,全家都要喝西北風去。
於是,周圓這回咬牙買了騾車,不僅進城方便輕松許多,更是讓這周圍十裡八村的人瞧瞧他家家底豐厚。
果然從大黃村路過的時候,好些村民駐足觀看。
村民熱情的和周圓打招呼,還有的直接上手摸了摸騾子。
周圓心裡心疼自家騾子被摸被揉的,面上也笑呵呵的不顯,只和人熱絡的閑話,受著人的恭喜聲。
只是周圓趕車走後,圍在一起的大黃村村民一臉唾棄。
“買個騾子了不起,家裡窮的像叫花子的破碗,馬死皮面光,一看就不是踏實過日子的人家。誰要把閨女放他家可有的罪受了。”
“可不,不知根底的外地人,哪天跑了都不知道,到時候閨女可咋辦。誰家拿周家的彩禮那和賣女兒有什麼區別。”
“退一步說,家裡人太少,上面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下面沒有地可以種,中間還有兩個孩子要養,這家負擔誰扛誰知道。”
“不是山狗村還有一戶姓田的?他家哥兒也快到十五歲了。”
“田家更窮,一個醉鬼懶漢男人,家裡窮的叮當響,隔壁村的張媒婆看田家哥兒生的周正看著是個有主意會過日子的,想給他說親給鰥夫續弦,一去就是管家的,那鰥夫家裡三十幾畝地,人田家硬是看不上,眼光太高了。”
大黃村的人說他們的,周圓兩人已經趕著騾車走遠了。
兩人經過一家青磚瓦屋,見門口的鄭秋菊在扛著鋤頭挖地。日頭正好,院子裡一個婆子端著針線簸箕在縫縫補補,屋裡出來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男人端著木瓢給地裡的鄭秋菊喂水。
鄭秋菊那是一個笑的燦爛,說真是把她當小姑娘,她渴了自然會進屋找水喝的,忙叫男人進屋快去溫習功課。
鄭秋菊見到章有銀兩人路過,朝兩人招手道,“誒,章兄弟幫我給石墩帶雙襪子。”
章有銀跳下騾車,鄭秋菊在屋前的小水池子洗手後才進了屋裡,不一會兒拿了一雙加棉的小襪子出來給章有銀。
鄭秋菊還想問問石墩情況,但章有銀點頭接過就走了。
回去的路上,周圓道,“那鄭秋菊以前在山狗村的時候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在倒是心甘情願為黃書記下地挖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