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一群下屬都沒有理解自己的深意,讓張太德覺得倍感孤獨,有一種知音難覓的無力感。
你們這群廢材真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啊。
於是只能點破:“你們說每天晚上21點到22點算不算黃金時間?讓沈月恆去主持那個時間段的節目怎麼樣?”
張彪一聽,眼睛亮了:“叔,你說讓這小子去主持《平凡人生》?”
張太德點頭。
“哈哈哈!叔,你人才啊!我們怎麼沒想到?”
“張總監,這辦法好啊!”
“那小子去這個時間段,一定會懵逼的。”
“要不說還是得領導,高瞻遠矚、老奸巨猾……,不,是老謀深算……”
眾人一起齊拍張太德的馬屁。
張太德很有成就感:“呵呵,之前是我們低估了這小子,沒想到他確實有點能耐。別忘了,之前《夜夜購》那個時間段雖然垃圾,但同期別的電視臺也沒有什麼出彩的節目,都是湊時間的。所以矬子裡面拔大個,給了這小子一個一夜爆火的機會。但《平凡人生》就不一樣了,隨他折騰,任由他蹦躂,難道還能蹦出一個收視率第一來?打死我都不信。”
“對,我們都不信,我寧可信我爸是隔壁老王,也不信這小子的節目能火起來。”
“嘿嘿,這小子註定就是個萬年吊車尾的命!”
眾人一起歡呼,似乎已經看到了沈月恆的節目慘淡無比,網上人氣急劇下滑的場面。
有人問了,這個《平凡人生》是個什麼欄目?為什麼這些人都認定,沈月恆主持這個節目一定會失敗呢?
……
《平凡人生》是一檔民生新聞類節目。
其實在兩個世界,這樣的節目都有很多。
比如上個世界,《民生直通車》、《生活幫》、《南京零距離》、《第一時間》、《今日關注》、《說天下》等。
民生新聞在內容選題上,是從群眾日常生活中採製而來的新聞,鎖定群眾的生存狀況、生存空間,關注群眾的冷暖痛癢、喜怒哀樂。
以平民視角和人文敘事手法關注和表現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計等內容。
比如京州電視臺新聞頻道名字如此接地氣的節目《平凡人生》,當初節目開播事的宣傳語,就是以“民生、民情、民意”為主要關注點,以城市百姓“身邊事、麻煩事、稀奇事、關心事”為主要報道題材,透過記者現場調查、跟蹤報道、嵌入式體驗等靈活多樣的方法採編製作,注重新聞的實用價值、娛樂價值、情感價值的電視新聞。
如果這麼介紹覺得有些書面語,不那麼好理解。
那麼最直觀的,在《平凡人生》節目裡面,你能看到小區業主和物業關於停車費問題鬧得不可開交,能看到冬天了我們家暖氣不熱要誰解決,能看到有人投訴鄰居噪音擾民,能看到路上的共享單車到處亂扔沒人整理,能看到最新的大學生招聘會資訊,能看到張大爺家的屋簷上出現了一個馬蜂窩不知道怎麼辦,能看到有居民反映樓上總有人往下扔東西,能看到王小姐在美容院辦了年卡,可不過三個月,美容店就關門了,你說怎麼辦?
總之,報道的都是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故事。
那麼有人說了,這樣的節目就算不能大火,但應該也不會收視率太差啊?
很多老百姓不是都很愛看這種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事情麼?
事實卻是,《平凡人生》在新聞頻道的收視率,常年倒數第二。
之前也就是比《夜夜購》強了那麼一點。
但在沈月恆主管節目的那一段時間,《平凡人生》徹底成了最後一名。
也就是後來,高層小姨子接手了節目,才算是又把倒數第一的位置搶了回去。
《平凡人生》節目收視率的提升,全靠同行襯托啊。
那麼有人又問了。
節目如此弱勢,是不是因為節目組的人都太沒用了麼?
還真不是。
其實開始的時候,這個節目組的人還真的很有心氣,也很有幹勁,確實做了很多不錯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