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8章 【《大秦》選角】

李一白突然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他拍戲當然是拍過現代的觀眾看的。

見到徒弟似有所悟,黃建中繼續循循善誘道:“話題再大點,歷史是什麼,我們記錄和研究歷史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我自己的一點想法,你聽聽有沒有什麼道理。”

他強調道:“我們不用把歷史看得過於神聖,真正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已經消失在時間之中了。”

“現在研究歷史,說白了都是為了看清脈絡,滿足當下需求,掌握未來道路。”

“話說得難聽點。”黃建中突然拿出氣場,“其實每次修史或者強調過去的東西,都是有人在為自己眼下的行動提供佐證。”

“所以,我們不必因為已經過去的事影響現在,那是在捨本逐末~”

“我們這部劇是拍給現代人看的,只要是現在公認的觀點就沒什麼問題!”

“......”

有一說一,黃導最後幾句話有點“暴論“。

不過,聽到黃建中一番話,李導反思了起來,自己拍戲可以說一直以觀眾為主,這次倒是被“歷史”這個詞兒給套住了。

他是職業導演,片子拍得好看,收視率是第一位的。

在此基礎上,如果能給觀眾帶來一些正面的東西那當然更好,不能的話,別給觀眾和社會帶來什麼不良影響也就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通了關鍵,李一白心情好上許多。

回過頭。

聽到黃導的觀點,再去看看孫皓輝寫的劇情,還真有驚喜發現。

第一場儒法論戰,根本觀點就一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第二場墨家論道,觀點是“能造福百姓的東西才是好東西”。

這兩個觀點,都是放在當下屬於絕對真理的那種~

也不知道孫皓輝是恰巧這麼寫了,還是說和黃建中有同樣的想法。

總之,這段情節給李一白造成的遲疑算是煙消雲散。

只有一個毛病.....

在真實歷史上,孟子其實比衛鞅年紀要小~

也就是說,衛鞅論道的時候,孟子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孩,劇情完全不合理。

李一白能理解為什麼寫這段劇情。

吊打孟子和吊打無名之輩,觀眾看起來的體驗肯定不太一樣。

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這幾年的央視正劇其實也有不少這樣的情節。

但,強行把孟子拖過來被一頓吊打,還是“關公戰秦瓊”,孫皓輝這事兒做得實在不厚道......

他提出自己的疑惑,黃建中也是一臉嚴肅:“這個問題我沒太注意,不過既然年紀對不上,這個情節肯定要改,我後面去找老孫商量。

“他不肯改我們拍的時候直接改!”

他突然露出了一個老小孩的心態,提醒道:“對了,下週我們就開始正式選角面試,你一定得到。”

......

喜歡我就想認真做影視請大家收藏:()我就想認真做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