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章268

第二日一早,張堂文和錢玥娥隨著前來叫早的侍衛,來到鎮臺衙門的大殿前。

謝寶勝一身朝服,帶著二品武官頂戴,已經立在門前許久了。

“謝總兵...這是要出門?”

“亂兵已過新野,據此不到五十里。今日,本官意欲祭旗誓師,想請二位一道...”

張堂文默默地看了一眼錢玥娥,下意識抓住了她的手,謝寶勝說完,一旁走來一隊人馬,其中恰有帶著手鐐腳鐐的楊鶴汀。

錢玥娥望著蓬頭垢面的楊鶴汀,心中也是一揪,“謝總兵...今日可是要借我們的頭來祭旗?”

謝寶勝冷冷地看了一眼楊鶴汀,抿著嘴冷笑道:“本有此意,不過...我們先要去趟諸葛廬...”

“諸葛廬?”張堂文一愣,人群中的楊鶴汀也是不由地望向了一臉嚴峻的謝寶勝,揣測著謝寶勝的想法。

諸葛廬,在南陽城西南郊外五里臥龍崗上。

臥龍崗是一處林深靜幽的小山崗。相傳,這裡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孔明躬耕南陽時的舊處。

崗上建有自唐宋代以來遺留下的各種祭祀拜謁建築,還有各路文人雅士留下的墨寶石刻,乃是南陽城首屈一指的名勝。

謝寶勝偏選在這個時候去拜謁諸葛廬,難道是自詡效仿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麼?

隨著出城的人馬,張堂文和錢玥娥同乘來時的車馬,一路望著西南行來,只是可憐了楊鶴汀,卻是一身破爛囚服,困在一個四面漏風的囚車中。

穿城而過時,沿街百姓無不側目,早有人認出了蓬頭垢面的楊鶴汀,競相追逐著囚車,懇請謝寶勝手下留情,饒恕楊鶴汀。

謝寶勝卻是似乎毫無反應,自顧自地騎著高頭大馬獨行在先。

到了臥龍崗下,一排硃紅色的門牌醒目地立在上山的石階前,上面篆刻著幾個醒目的大字:“諸葛躬耕地,南陽臥龍崗”。

謝寶勝翻身下馬,望了望匾額,默默地取下頭上的頂戴,莊重地交由身邊的侍衛,整了整衣衫,這才緩緩拾階而上。

自崗下到山崗上的山門,共計九級青石板臺階,每一級各有一百零八蹬,青石臺階兩側,樹立著唐宋以來留下的拜謁石刻,有的藏於道階兩側的竹林中,有的已是橫倒在一片泥濘中。

道階上,早有臥龍道院的小道士在揮舞著掃帚打掃積雪,遙遙地瞧見謝寶勝身著朝服帶著人馬上山來了,便乖乖地退到了一邊,單掌施禮相迎。

過了山門,穿過仙人橋,謝寶勝先是在拜謁廳中莊重地施禮上香,又親手點燃了一隻長明燈,掛在了廳上。

出了拜謁廳,謝寶勝徑直來到了諸葛廬,這裡塑著千古完人諸葛亮的金身,整個草廬建於元代,仿書中躬耕地的描述,以沉香木為骨,覆以白茅乾草而成了草屋。

門內兩側珍藏有幾幅石刻和匾額,卻都是大有來頭的。

比如嶽武穆親筆題寫的“還我河山”匾額,和手抄石刻的“前出師表”。

但謝寶勝更為看重的,卻是另一側擺放的一副裝裱過的題字,“文章西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出處動關天下計,草廬我也過來人。”

這是謝寶勝當年征戰西北時的統帥,清末名臣左宗棠親筆題寫的。

謝寶勝恭恭敬敬地手擎三支高香,跪在諸葛孔明金身像前唸唸有詞,行了三跪九叩大禮,又朝著左宗棠親書的題字三叩首,這才紅著眼眶走出了諸葛廬。

張堂文和錢玥娥站在一旁的三顧亭中,正在與楊鶴汀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