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少人開始練習都會借住米字格、田字格,越到後來,等書法成熟之後,就慢慢脫離這些輔助線,就是因為這些輔助線,也會成為一種束縛。
鐘嶽一直在觀摩永字八法,至於為何每次都是看了一遍之後,盡量等快忘記了後才去琅琊王氏臨摹《蘭亭集序》,這是王珣要求的。
你可以看不懂怎麼做到寫活,但是也別去把字寫死了,這就是為何蘭亭集序之中的二十個“之”字,沒有一個“之”是一樣的原因。
永字八法,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公式。
黃酒帖這個稱呼,是從趙永勝的部落格裡沿用來的。這個年代,還在用部落格的,已經是落伍的存在了,然而不少接觸到電腦之後,又不願意改變習慣的老年人,還在用著這個“古老”門戶頁面。
一些書法名流,也是被趙永勝當晚的那篇大力贊揚《黃酒帖》的文章上,摘出了鐘嶽的這幅作品。
也有不少書家批判地表示,大言不慚。如此年輕之作,何敢以帖呼之!當然,贊譽聲將一些負面評論淹沒在了聲潮裡。
劉同一樣看到了鐘嶽寫的《黃酒帖》,行書,寫得好和差,其實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自然不做作。
不少寫行書的人,很喜歡故意將筆劃勾絲連帶得龍飛鳳舞,有些更是潦草難認,但是鐘嶽這幅作品,別說專業的書法人士,就是普通網友,都認得出字跡來,而且讓人看得到字裡行間的意韻,這就高人一籌了。
鐘嶽的行書,上呈魏晉筆意,又有神人九勢的意韻,自然是常人無法臨摹到神韻的。
最近,鐘嶽這個名字,在書法界也是越來越多次數的被提到,這次的《黃酒帖》橫空出世,更加是給人留下個一個深刻的印象。
這個人,不簡單!
簡單的人,會在國賽上隨性而為?
簡單的人,會真的拎著一壇老花雕,去給一個好幾百年之人的墳頭供上?
徐渭的墓,慶幸不是景區,也慶幸沒有惡犬。不然一代鬼才,若是淪落到生前落魄半生,死後還要被後人當成一個景區不得安寧,那真是太慘了。
敬拜山陰徐文長。
這七個字,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這是何等的鬼才,居然會真的買酒去祭拜一個殺老婆的瘋子?!
然而不論眾說紛紜,《黃酒帖》在趙永勝推波助瀾下火了。
而且火得一發不可收拾……
華東賽區的評委一致推選了鐘嶽的作品,又挑了兩幅陪襯送往京北。
趙永勝信心滿滿。
這一次,看是誰問鼎冠軍!
“北方的朋友,豈笑我華東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