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黎銳崗也知道李彧一定是有訴求的,所以他即便認定李彧說出的這個堪稱宏偉的計劃已經讓他足夠的心動,但他依舊抱有懷疑的心態。
他找李彧來是為了看他有沒有解決自己目前處境的辦法,就像李彧想的一樣,一部電視劇的採購根本驚動不了他。
如果李彧見到他直接就開口電視劇採購的話,他會很失望的,因為這樣的格局太小了。
他想過自己可能會失望,可能得到良策,但絕對想不到會受到驚嚇,這個才二十四的青年實在是膽大包天。
不過,這個藍圖真的很有誘『惑』力。
在李彧看不到的桌下,黎銳崗的手都有了一絲顫抖,他這是興奮的,而李彧最後的回答也打消了自己的疑慮。
人總是的有所圖謀的。
世間沒有聖人。
看著黎銳崗眉頭的皺紋漸漸舒緩,李彧將自己的右手伸出,然後被黎銳崗慢慢的握緊。
“李彧。”
“黎銳崗。”
這一次握手代表的含義與以前不同,現在的他們是志同道合的夥伴。
沒人知道這兩個男人在這間辦公室裡坐下的決定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總之不會再壞了。
之前兩人商討的都是宏觀是上的事情,是未來他們期望要達到的目的。
既然能夠達成共識,那麼後續的就要商討關於微觀的事情。
傳播華夏文化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也是一個幾乎空洞的概念。
什麼叫做宣傳,達到什麼效果就算成功,第一步從那裡入手,如何入手,是否能夠達到期望,什麼是期望。
這就是他們兩人需要商議的細節問題。
萬事開頭難,然後中間難,最後結尾難。
這不是段子,這不是負能量,這才是現實。
李彧繪畫的藍圖夠大,但黎銳崗卻找不到第一個落腳點,你要宣揚華夏文化,首先你要證明你的能力。
現在的問題回到了黎銳崗找李彧的目的,從哪裡切入進去?
現在的黎銳崗心中依舊沒有好的打算,但他不用憂慮了,他知道既然李彧能夠繪畫出未來的藍圖,那他一定有第一個動筆的地方。
所想即所問,“那麼我們第一步應該怎麼踏出去?還得踏的穩。”
“前段時間我去戛納參加電影節,無意中看到一個叫做《英果達人》的節目,我覺得是最符合國情的節目,畢竟我們泱泱華夏能人輩出。”
“達人?這個詞用的好,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就把這群狀元們帶到觀眾眼下。”
“不設門檻,只要有絕技都可以來參加,包路費食宿,而且入圍就有獎金,調動積極『性』。”
“難道你不怕我翻臉不認人嗎?要知道目前只有電視臺有製作內容的資格。”
黎銳崗說的沒錯,李彧說出的舉辦《華夏達人秀》的創意,對於他來說很有可能得不到任何利益。
因為李彧沒有製作娛樂內容的權利,即便他可以自己製作,也沒有電視臺會採購。
至少在今天之前,這是史無前例的。
後世我們的記憶裡,內容公司製作優良的娛樂節目,然後賣給電視臺,然後引爆收視率,達到製作方、播出方、參與方三方共贏。
後世的絕大部門大火的綜藝都是這種流程。
這種方法就是‘製播分離’,製播分離本身是社會分工的一種方式,是媒體市場化的體現,有利於分工的精細化,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