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籌備的怎麼樣了?有沒有需要幫助的。“李彧問道。
”節目播出後,你必須給我放假。“
惡狠狠的說了一句的張希開始認真的回答李彧的詢問。
《華夏好聲音》是一檔新型的節目,不管是電視臺還是廣告方其實都沒有太大的信心,在星河的接觸當中,很多廣告方都抱有質疑的目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這跟星河對於廣告的定價有關係,即便是李彧都得說句,廣告定價真的太高了。
星河是成功運作過《華夏達人秀》的,連續兩季的收視率均破5,這是他們的底氣所在。
有如此亮眼的資料加持下,自然不乏想要賭一把的廣告商門。
冠名方還是李彧代言過的金典有機奶,按照協議規定,收率保持在2以上就可以獲得3000的冠名費,每漲1就+1000,超過5的話,還有額外的獎金。
低於2,一毛錢都沒有。
當然,這個收視率不是指最高收視率,而是整季節目的平均收視率,遊戲難度直線上升。
如果收視率破四的話,這一票就足夠收回大部分的投資。
一檔節目的廣告自然不可能只有一個,即便其他的單價不如冠名權,但架不住肉多。
逸陽成立已然好幾年,還有院線與圍脖與影片網站,即便目前已經分家,但戰略合作伙伴的關係是斬不斷的。
合作的廣告商簡直不要太多,即便拋去了大部分經濟能力不濟,或者對價格敏感的客戶,依舊有不少的資源。
更何況合作方可是天空藍電視臺,對方也是出了大力的,他們也有自己的野望,希望藉助這一節目從胡南衛視的手裡搬回一城。
沒辦法,現在的電視臺之內也是有競爭的,唯收視率論大行其道。
作為對合作方的尊重,李彧只保留了冠名權與包括圍脖、視界影片這兩家網路合作媒體的主動權。
網路合作媒體自然也是要付出真金白銀的,圍脖算是一種宣傳手段,是互利的,而網路播放權被視界影片以1500的優惠價格收入囊中。
其他的都交給華夏藍衛視做主,這位爺可不是做慈善的,大口一張就談下了車輛提供、服裝贊助以及純淨水等廣告。
這次沒搞對賭,單純的就是一次嘗試性的交易,廣告總額為6000,當然是整季節目。
按照4:3:3的投資比例,星河可以獲得4成收益。
除了植入廣告,華夏藍還把節目當中穿插的廣告賣出了天價,15秒15。
每週的《好聲音》之後,還有一檔探索+採訪節目,主要是《好聲音》人氣學員之間的互動以及日常生活等等。
按照每期節目前後總計2025分鐘的廣告時長計算,每一期的廣告收入是1500。
這個收入不是固定的,只要《好聲音》的收視率能夠一路長虹,那麼廣告費用也是要直線上升的。
作為類比的就是《達人秀》剛開播是的廣告是15秒5,後來達到的了15秒12的最高值。
第二季的《達人秀》的廣告開始就是15秒15,後續一路漲到了20。
只要《好聲音》能夠達到達人秀的成績,廣告費用翻一倍的問題都不大。
按照初始設定的16期計算,光是廣告營收就有2.4億,最高可能達到5億。
如果是以往,星河傳媒是沒有資格覬覦這部分廣告費的,但現在國家已經有了製播分離的制度,製作公司與傳統電視臺方面已經沒有什麼太深的羈絆。
節目製作是以星河傳媒為主,總導演嚴敏是星河的人,三位副導演中,星河佔了兩席。
華夏藍主要負責技術力量、技術保障部門和招商工作,包括錄製、電視車、後期的裝置等。
這是製播分離,但不是純粹的製播分離,更像是共同投資、共同製作、共同招商,共同受益的全新合作模式。
一切都是經濟先行,以鼓勵、嘉獎的名義重新定義對賭,如果平均收視率破三,製作方的星河傳媒與華人文化有權獲得5的廣告收益,破四則獲得12,破五則獲得20的廣告收益,不到三,則不分成。
再華夏藍看來,破五的節目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代表這至少有25的觀眾在觀看《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