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到底要把誰推到相位,外人無從揣測,也許只有吳寧可窺一二。
不過,選誰是後話,當下之急則是,老太太探視狄仁傑求問宰相人選,向群臣百官、各方勢力傳達了一個明顯的訊號,那就是:
人選未定,而且,不是豆盧欽望!
對此,豆盧老爺子還真沒多大不願意。
說白了,武則天時期的清流名臣,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幾經浮沉,大起大落。
沒被來俊臣冤死在牢中,也受過世家門閥、武黨權臣的打壓迫害。
所以,早就“看破紅塵,榮辱不驚”了。
話說回來,能保持初心,依舊為國效命,就已經算是厚德君子了。有幾人能像狄懷英一樣,百折不撓?女皇虐我千百遍,我待女皇如初戀的呢?
所以,武則天不想選他,豆盧老爺子反而心中暗喜。
誰知道那宰相座下有沒有釘子?又能坐上幾天呢?
當他的秋官(刑部)尚書不挺好?起碼安穩,不容易被殃及。
不過,豆盧欽望也有點納悶兒,老爺子心說:“不選我,選誰呢?難道是魏元忠?”
“也不應該啊!魏元忠這回突厥之亂折了長子,又屢建奇功確實有資格拜相。”
“可是,這是個急缺啊,也就是著急上去扛擔子。魏元忠北方的戰事還在收尾,一時半會回不了朝,也就沒法立馬上任,與時局不符。”
“那會是誰呢?難道真如狄胖子所願,把張柬之拉回來?”
老頭想了半天,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女皇的心思,難猜!
索性不猜了,豆盧欽望懶得費那個腦子。
正好與岑長倩約好了,今日處理完公務,二人一起去狄仁傑家裡探病。
到時,讓狄懷英去勞這個神也就是了。
......
豆盧欽望這麼想,可是有人不這麼想——武三思。
武則天選相,最急的就是他。
不信你看嘛!關心相位之爭的就那麼幾搓人,李顯、李賢,外加武三思、武承嗣。
如今,武承嗣心知自己多年夙願即將成真,最需要的不是朝中多一個親近的宰相,需要的是穩中再穩。
武承嗣深知老太太的秉性,這個時候,你就老老實實眯著就完了,千萬不能出來搞事情。
否則,惹了老太太不高興,她能讓你一朝上位,也能分分鐘將你打入深淵。
所以,這一次,武承嗣不爭了,乖乖當鵪鶉挺好。
而李家那兩位......
呵呵,他們想爭,只是不用他們爭。
誰讓人家姓李呢?有天然的主角光環,根本不用親自下場,狄仁傑、岑長倩、豆盧這些人會很“周到”的幫著他們運作。
就比如,狄仁傑都快去見先帝了,還舉薦了一個張柬之出來一樣。
那兄弟兩個,只要坐等其成就行了。
唯獨武三思,他是既沒有清流名臣幫著主持大局,也沒有太子之位加持,想在這個朝中接著混下去,只能擼袖子自己上了。
武三思啊,這幾天愁的頭髮都白了,臉上的褶子也深了不少。
怎麼辦呢?
前有文會,老太太要藉機安撫百官,把武承嗣推上位。
後又有宰相之爭,讓人遐想連篇。
煩心事兒一件接著一件,可把武三思折磨壞了。
所謂力有不歹,說的可能就是他現在的情形。
一邊惱怒平時沒有多多網羅能人賢士,臨陣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