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妮:“為什麼什麼?”
阿罕:“你也說了,這些人都是人才,是聰明人,大人,你為什麼不要他們?”
“會死掉的聰明人,對我們有什麼用?”
李妮妮合上草稿本,抬頭看著阿罕。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想為我們的組織吸引真正有勇有謀的人才,但是你弄錯了一件事,阿罕,那就是我們這個組織的本質。”
“我們沒有武器,沒有車馬,唯一有的只是我們手中的斧頭,卻要去對抗王庭的5永珍軍、10萬步兵,和10萬黑甲武士……一隻大象的戰鬥力就抵得上百人,你猜今天坐在房間裡的這12個人裡,有幾個能活下來?”
阿罕陷入了沉默。
李妮妮繼續說:“在絕對的力量壓制下,他們這些小聰明都是沒用的。我們前期必然會有大量的傷亡,但革命的本質就是犧牲和死亡。”
——最重要的是,下面首領的這點‘小聰明’,反而會使得隊伍裡擁有話語權的人太多,不同的聲音無法形成統一,最終導致權力分散。
這種一兩萬人的軍隊,根本用不著這麼複雜的組織架構,李妮妮決定實施扁平化管理。
這就意味著她不需要別的管理者,她只需要底層韭菜。
但這點李妮妮沒有開口明說。
因為太紮心了。
就差沒直接說“我不要你們有思想,我只要你們為我當炮灰”了。
李妮妮明智地換了一個更能讓人接受的說辭:“我們只有全組織上下擰成一股繩,大家都豁出性命,才有那麼一絲的可能,攻破王權的防線。”
“但聰明人,他會願意為你付出性命嗎?”
這次李妮妮沒等阿罕回答,又自己自問自答道:“不,他們不願意。”
“越是聰明人,越不捨得付出性命,因為他們看得太通透。如果你沒有建立起強大的邏輯,為這些聰明人描繪出一個完整新世界的藍圖,他們是絕無可能為你浴血奮戰的。”
這種建模大師,一兩千年未必出得了一個,李妮妮自認不是這樣的人才。
商鞅算一個,馬克思算一個。
馬克思一本書寫完了一整個新的社會制度,建立了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國家雛形。哪怕道現在,這本書還是很好看,完全沒過時。
當然他也曾被一些經濟學家詬病概念邊界不清晰,但被盛贊的《國富論》就很清晰嗎?也沒有。《資本論》是真的經典,不可複刻的那種。
也只有這種等級的體系藍圖,才能說服頭腦清晰的聰明人視你為信仰,再為信仰而戰。
但李妮妮……算了,她不行。
她這個水平,只配忽悠。
李妮妮慢慢折起手中的炭筆:“我們需要的是,那些被困頓生活逼得只能背水一戰,可以為了一塊麵包就心甘情願去死的人。”
“我們不需要聰明人,我們只需要韭菜。”
阿罕重複了一遍這個陌生詞彙:“……韭菜?”
李妮妮:“……就是和草一樣,割了還能生,生了還能割,一直生,一直割,一直割,一直生,怎麼割都割不死,還能子子孫孫無窮匱的那種存在。”
阿罕秒懂。
這不就是他們底層首陀羅嗎?
阿罕深深地看著她:“你根本不是為瞭解救我們,你只是為了把我們當做爐灰,來墊你往上走的階梯。”
“是墊你們自己往上走的階梯。”
李妮妮提醒道。